甄語閉著眼睛,看見土壤里長出了一朵黑色的花,花莖扭曲著,令人作嘔的黏液從巨大的黑色花盤上流下來,向已經被痛苦包裹的自己逼近。
蕭良躺在床上,心裡咒罵著不馴服的甄語,一時間睡不著。就這樣半夢半醒地躺著,也不知過了多久,蕭良突然感到一絲奇怪。臥室的門一直開著,可甄語始終沒有進來,而外面卻一點兒聲音都沒有了。
她在搞什麼名堂?蕭良心想,莫非……這個臭娘們要開始和我玩分房嗎?蕭良的火又升了起來,翻身下床,披上衣服,走出臥室,卻發現仍亮著燈的客廳裡空無一人,掃把扔在地上。
蕭良突然注意到,深咖啡色的西式餐桌上有一張白紙。蕭良走過去把紙拿起來一看,“遺書”兩個字赫然入目。一瞬間,蕭良的腿軟了,冷汗冒了出來,剛才的怒火被巨大的恐懼代替。
這是一封簡短的遺書,可蕭良已經看不進去一個字。蕭良拖著兩條沉重的腿,掙扎著衝到陽臺上,向下一看,沒有看到任何異常。站在陽臺上,蕭良心亂如麻地看著黑漆漆的遠方,心想,難道她去跳江了嗎?我的天哪!
又是一陣頭皮發麻後,蕭良蹣跚著走回客廳,手足無措,驚慌地看看四周,突然注意到,衛生間的磨砂玻璃門透出來的亮光。
蕭良衝進衛生間,首先看到地上一灘刺眼的鮮紅,然後看到甄語閉著眼睛坐在馬桶上,滿臉淚痕。蕭良拖著幾乎癱軟的腿衝過去,把甄語抱了起來……
給甄語包紮傷口的時候,蕭良的心和手都顫抖著。
救護車來了。
萬幸的是,餐刀並不鋒利,甄語切自己手腕的那一刀並不深。到了醫院,醫生對甄語做了檢查,重新處理和包紮了甄語的傷口,說甄語沒有生命危險,很快就可以出院。
這一夜,蕭良守著甄語,徹夜不眠,寸步不離。
幾天以後,甄語完全平靜了下來,打算不把自殺的事情告訴父母。甄語希望自己在父母眼裡,永遠是個乖寶寶和好學生。而且甄語想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了,因為自己是不值得為蕭良這個本事不大脾氣大的男人而死的,並且也是這次在醫院裡經過檢查,醫生告訴她,她的身體裡,已經有了另外一個生命。
席東海完成了掛綬帶的極限挑戰後,在辦公室裡無所事事了幾天,終於又迎來一個新的挑戰,就是領銜參加營銷科小姑娘所謂的“BloodyCompetition”,血拼。
大西洋百貨滬西分店就開在凱蒙商廈的馬路斜對面,所謂“BloodyCompetition”,就是席東海或打雜小姑娘把工作服一脫,喬裝打扮一番,隔三差五到斜對面的家電部等處抄價錢,然後根據抄好的價錢減個五塊錢十塊錢,把凱蒙商廈自己的價格標籤改掉。做這種事情,好像做間諜,全是偷偷摸摸做的,所以才常常需要喬裝打扮。因為這是一個常態化的工作,去的次數一多,怕被對方店員認出來。
以老科長的行政級別和德高望重,他不做這種偷偷摸摸的“BloodyCompetition”。而大塊頭美工做不了,原因與他做不了蜘蛛俠一樣,不是心理素質不行,而是生理素質不行。大塊頭目標龐大,特徵明顯,太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有被別人認出來並打回來的風險。而席東海在營銷科裡面,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最好,“BloodyCompetition”,就主要由席東海負責了。
第一次去大西洋百貨抄過價錢後,席東海心想營銷科真是全方位營銷,既要玩飛簷走壁,還要玩諜影重重,既要有勇,還要有謀,但是挑戰性這麼大的工作,掙錢卻這麼少。
就在席東海去大西洋百貨抄過幾次價錢,深深感到人生價值得不到體現和變現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能夠展示席東海才藝的機會——為商場裡賣的某品牌的洗衣機做宣傳,搞促銷。
這天是週六,商場大門口搭起了一個小舞臺,席東海重新穿上了筆挺的西裝,終於拿起話筒,站在久違了的舞臺上,做起了活動主持人。想當年,金戈鐵馬,席東海站在工大禮堂的大舞臺上,面對臺下數以千計的大學師生,意氣風發,隨機應變,侃侃而談。現在,斗轉星移,雖然舞臺變小了很多,席東海面對的觀眾,也都變成老頭老太叔叔阿姨,或者等著拿小禮品的小朋友們,但這好歹與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的文藝搭邊,比起做蜘蛛俠和做間諜,還是要高雅一些。
舞臺上,席東海聽到顧客們在自己的煽動下叫起好來,那顆失落的心感到寬慰了一些。
方自歸看著那臺趴窩的貼片機,一籌莫展。而陳順風唉聲嘆氣,老卑心急如焚。
就在山窮水盡之際,富士公司的代表建議,有個資深的日本工程師正在廣州出差,可以調這個工程師立即來蘇州,試試看能不能救急。這訊息也算一根救命稻草,老卑立即同意讓日本人來試試,方自歸則對日本人的來比較悲觀。那次美國專家搞外掛機最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方自歸記憶猶新。方自歸心想,沒有備件,日本人如何能夠妙手回春?
日本工程師第二天就到了工廠,方自歸就第一次見到了活的日本人。這日本人沉默寡言,唯唯諾諾,說英語結巴得厲害,跟電影裡那些要建設*****圈的日本人相比,氣質完全不一樣。方自歸在食堂裡和日本人一起吃晚飯時,突然產生一種感覺,就是自己能把這日本人撕碎......當然不是像抗日神劇裡那種違反物理學和生理學規律的撕法,而是揍得他屁滾尿流,哭爹喊娘......大概日本人近距離感應到了方自歸的陰暗心理,後面更加沉默寡言了。
傳說中日本人的勤勞,倒是立即體現了出來。這日本人不等第二天,吃完晚飯後就和方自歸一起去看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