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的圓臉上長著滴流圓的兩隻大眼睛,配上他那些根根直立的短髮,發怒或激動時,就像一隻吊睛白額猛虎,有較高的辨識度。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年,方自歸還是把他給認出來了。
“朱大成!我差點兒要罵人,沒想到是你!”
“你上躥下跳的,我看來看去,就是你啊!”
“一晃……兩年過去了啊!”
“就是啊,想不到會在這裡遇到你。”
“誒誒誒…..四川隊進攻了,我們先看球吧。”
大成本來是坐在看臺後排的,與方自歸重逢後,他就跟著方自歸走到看臺的最前端看球。
四川隊扳平了比分,興高采烈的四川球迷各種鬧騰,整出來的動靜更大了,似乎虹口足球場是四川隊的主場。然而,球場內上海球迷畢竟是大多數,他們對四川球迷的鬧騰很不爽,開始喝倒彩。再後來,上海球迷開始罵人。
“四川人,滾回去!”
“四川人,滾回去!”
所謂的雄起精神,當然不會因為你們人多,我們就怕了。罵人的話一出來,四川球迷是不會退縮的,立即進行反擊,而且是變本加利的反擊。
“上海人,龜兒子!”
“上海人,龜兒子!”
於是,球場上兩支球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球場邊兩地球迷投桃報李,打街罵巷。中國首屆甲A對罵比賽開始了。
老是用同一個單詞罵人比較無聊,兩邊對罵了一段時間,上海球迷開始進行創新。他們漸漸組織起來,整齊地呼喊:“噢——吃,噢——吃,噢——吃……”
“噢吃”是什麼意思,四川球迷吃不透,因為以前從來沒吃過,包括已經打入敵人內部的方自歸也搞不清楚。但“噢吃”肯定是罵人的,方自歸透過聯想,想上海球迷最先開始罵“四川人滾回去”,也許“噢吃”和“滾回去”有關,便聯想“噢吃”是驅趕動物回窩時的用語。
四川球迷對“噢吃”的意思,一時無法達成共識,短時間內也無法細細研究,所以四川球迷以不變應萬變,還是以連綿不絕的“雄——起!”回應。
根據當代史的經驗,文鬥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升級為武鬥。這一次川滬球迷的鬥爭,也不例外。
球迷對罵了一段時間,雙方熾熱的情感進一步昇華,開始互相投擲礦泉水瓶。看臺上比較乾淨,沒有磚塊之類的東西,否則可能就會發生一場血案。
方自歸這時意識到,進場不準帶硬物是個硬道理,也很有道理。入場時,門衛不準方自歸把配有硬旗杆的大旗帶進來,也不準把玻璃瓶裝的飲料帶進來,只准帶塑膠瓶裝的。事後看,這個措施確實起到了防控事態惡化的作用。
到底是誰先扔的礦泉水瓶,事後竟然不可考了,這不像上海人先罵人事實這麼清楚。當時場面混亂,電視上也只有球場上的鏡頭,看臺上的風雲變幻,後來竟然找不到任何影像記錄。按照邏輯推理,應該是上海人先扔,因為場內上海人比四川人多得多,而且四川人在上海做客,應該不至於喧賓奪主到那種地步。但是按照性格色彩分析,就可能是四川人先扔了。因為上海人喜歡弘揚“動口不動手”的文化,也不排除個別四川人被上海人“噢吃”得昏了頭,對先罵人的上海球迷打響了反抗的第一槍。
在喧鬧中,上半場結束的哨聲吹響了,川滬兩隊以1:1的比分暫時打了個平手。
球員們退場後,球迷們就可以專心致志地對罵和對扔了。此時,作為雙方相互攻擊的唯一武器——礦泉水瓶,就在不同看臺之間做物理學上著名的迴圈往復運動。誰知道,球員休息了,武警沒休息,為了終結礦泉水瓶迴圈往復運動的不雅行為,一些武警衝上看臺,抓走了三個四川球迷。
然而,武警沒有抓任何一個上海球迷。
有球迷被抓走,礦泉水瓶的迴圈往復運動就停止了。但是,大學生球迷們認為,武警們的物理明顯學得不好,因為迴圈往復運動必須雙方配合才能完成,要抓人的話,沒有隻抓四川球迷的道理。於是,在物理知識相對較豐富一些的大學生球迷的領頭下,場內的四川球迷開始整齊地大吼:“放人!放人!放人!”
夜幕降臨了,氙氣大燈開啟,把球場照得如同白晝。在連綿不斷的“放人”聲中,下半場的比賽打響了。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四川球迷以大局為重,暫時放棄“放人!”,改吼“雄起!”,球迷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球場內。
申花隊不甘心主場平局的結果,下半場開始後向全興隊發動猛攻,全興隊這時改為了快速反擊的打法。
第六十四分鐘,四川隊反擊,幾次傳接配合後,剛入選國家隊的四川隊箭頭姚夏突破上海隊防線,創造了一個機會絕佳的單刀球。姚夏在奔跑中一腳打門,上海隊門將一個側撲……可惜這腳射門角度不夠刁鑽,守門員立即抱住了球,大成則立即抱住了頭。
雖然這粒單刀球沒進,但這次進攻機會,甚至讓四川球迷看到了勝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