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有些惆悵地說:“阿遠回來那年,我們在淮海路聚會,那時感覺在上海的同學越來越多了,挺高興的。可現在……唉,我給甄語說,自歸要去蘇州,不少要回杭州,甄語就說她MBA畢業後,她也打算離開上海。”
丁丁問:“甄語覺得上海不好嗎?”
國寶道:“甄語說上海吵吵鬧鬧的,她有一種很不安定的感覺。”
阿蓮道:“我就很喜歡上海的熱鬧。“
方自歸說:“國寶,雖然我以後長住蘇州了,但我還是會經常來上海的。我們做的產品是用在心臟手術上的,能做這種手術的醫院,上海比蘇州多得多。”
丁丁道:“國寶,我還在上海嘛。”
韓不少問:“丁博士,聽說你是做軍用航空電子的東西,跟戰鬥機打交道,你們忙不忙?”
丁丁道:“忙得不得了。但是我挺為我們做的事情自豪。”
方自歸詫異道:“國營研究所,會很忙嗎?”
丁丁道:“忙啊!軍令如山懂嗎?趕進度,常常連休息日都沒有。”
韓不少問:“怎麼會這麼忙呢?”
丁丁就解釋,主要是因為九九年的炸館事件後,國家大幅增加了對軍工的投入。
改革開放後,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近二十年對軍工沒有太大的投入。可九九年這一炸,讓人們意識到,雖然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主題,但是別人欺負你一下,你自己拳頭又不夠硬,大家就很憋屈。這種情況,也挺影響生活質量的,國家就開始重視軍工了。於是,軍工科研人員的薪水多了,新專案多了,工作也多了。
方自歸問:“你們的這個研究所,算保密單位吧?”
丁丁道:“當然。所以我都沒有護照,我們是不能出國的。”
韓不少道:“那就是連出國旅遊都不行了?”
丁丁道:“對。”
方自歸道:“為了國家的強大,丁丁也是做出了一些犧牲的。丁丁,我敬你一杯!”
丁丁喝了酒,說:“這不算什麼犧牲。我的兩個同事命都沒了,那才是真正的犧牲。”
大家都很吃驚,方自歸問:“搞研發命都沒了,咋搞的?”
丁丁道:“在飛機上做測試的時候,摔機了,機上四人全部遇難。其中一個遇難的同事,前一天中午還在食堂裡和我一個桌子上吃飯,第二天人就沒了。”
方自歸道:“這幾年沒聽說有飛機失事啊。”
丁丁道:“這種訊息也是保密的。”
韓不少道:“戰鬥機最多坐兩個人,怎麼會一下子犧牲四個人呢?”
丁丁說:“他孃的,是轟炸機!”
方自歸突然想起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你覺得歲月靜好,是因為有別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參加完聚會的第二天,方自歸正式退掉了自己在上海莘莊的出租房。
坐在去蘇州的大巴上,方自歸看著車窗外上海的街景,想起了畢業那年,自己坐上綠皮火車去蘇州的情形。同樣是離開上海去蘇州,此時的心情與那時的心情完全不同。
滿懷著對未來戰鬥歲月的美好憧憬,方自歸心情愉快地在心裡說:再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