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化,暖暖的風從太陽昇起來的方向吹來了,雲朵被吹得乾乾淨淨,留下一大片瓦藍瓦藍的天空。
清晨的科技園門口,十幾個國家的國旗在藍色背景下迎風飄揚。寫字樓前的停車場上,復行科技那三輛色彩豔麗的Polo又非常拉風地停在了一起。
方自歸和母司站在黃色的Polo車前,大成蹲下來,把手伸到黃色Polo汽車底盤下面摸了摸,發現降低後的底盤離地高度,也就是兩個手指的樣子。
兩手指離地間隙確實是太矮了,雖然大成的手指已經是當時全公司最粗的手指。
“你搞這麼矮幹什麼?”大成站了起來。
“F1賽車為什麼開到160碼還能這樣轉彎,”母司做了個賽車手轉彎的動作,“因為矮呀!你那輛轉轉看?你就翻了呀。”
大成和方自歸明白了,母司正在把一輛家庭轎車往F1賽車的方向改造,儘管Polo與F1賽車的設計基因,隔著從地球到火星那麼遠的距離。
自從母司去過一趟四明山,那輛黃色的Polo就“一月一個樣,三月大變樣”。幾個月後,它變得面目全非,與同樣停在復行科技樓下的另外兩輛Polo大相徑庭,三輛車停在一起,不再像一組交通訊號燈,而像一組不是省油的燈。
母司先是把原車185的輪胎改成了205,後來覺得不過癮,加寬為225,再後來還不過癮,再要加寬為245,可是這麼寬的輪胎根本塞不進去,母司就把輪眉給切掉了,才把245的輪胎裝了上去。
原車的減震器也被母司換成一套加粗加短的,所以離地間隙才變成了二指禪,然後減震器行程這麼短,幾乎就沒有減震效果。後來,方自歸坐在這輛換了減震器的車裡試了一下,感覺就像……小時候在陝西坐過的騾子拉平板車,導致整輛車的減震,看來只能依靠汽車坐墊的海綿了。
換了寬胎,抓地力是提高了,摩擦阻力也跟著增加,因此為了增加動力,母司也改了進氣和排氣。開始母司只是把空濾換成冬菇頭,後來索性冬菇頭也不要了,就一根管子直通發動機,歪在下面。所以進氣沒有任何過濾,吸氣量做到了最大化,然後就是最大化排氣量。於是,原來內管壁粗糙的鑄鐵頭蕉,被換成了內壁平滑的不鏽鋼頭蕉,頭蕉的八個爪子被隔熱棉全部包起來,以減少排氣損失的功率。
“空濾都沒有了,髒東西不都進到發動機裡了嗎?”方自歸問。
“我會經常開啟發動機進行清理的。”母司笑道。
為了追求一點點動力的提升,不惜損害汽車的心臟,母司把自己那輛Polo畫得像F1賽車一樣花裡胡哨、色彩斑駁,就更算不得什麼了。看著母司像花蝴蝶一樣的車,方自歸和大成除了勸勸母司飆車有風險,漂移需謹慎,只能任由母司在這條花裡胡哨、色彩斑駁的道路上狂奔下去。
改完了發動機的進氣和排氣不久,母司的Polo版F1就派上了用場。
五一節假期,兩個俱樂部的車友相約比賽,母司居然就開著他的那輛不省油的燈,在四明山大放光芒。
俱樂部的車友一起玩車,大家一般就是暗暗較勁,爭名不圖利。但這回母司出戰四明山,則是代表俱樂部參加一場有名有利的比賽。雖然冠軍兩萬元、亞軍一萬元、季軍五千元的利,恐怕還不夠改一次車的錢,但是有獎金的比賽,比平時的那種暗暗較勁,還是給人一種更強烈的儀式感,搞得母司非常興奮。母司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比賽。
除了前三名的個人獎以外,團隊獎則更有賭博的性質。團隊比賽是在上海追風俱樂部與義烏樂尊跑車俱樂部之間PK,兩隊各出六臺車,最後根據六臺車的總積分定輸贏。冠軍積12分,亞軍積11分,以此類推,最後一名積1分。輸掉一方的六位車手,要各掏腰包兩千元,請所有參與比賽的人吃飯唱KTV。
凌晨一點多,四明山下的集合點就熱鬧起來。比賽正式開始前,十二輛賽車全都到齊。樂尊俱樂部參加比賽的六輛車是一臺911、一臺奧迪R8、一臺RST、一臺法拉利F8、兩臺GTR,全部掛義烏的浙G牌照。而追風俱樂部的陣容確實有上海的那種百納海川的感覺,六臺車分別是掛滬A牌照的一臺SLK和一臺尚酷,掛浙B牌照的一臺帕拉梅拉、一臺捷豹F、一臺瑪莎拉蒂Gi,最後,就是母司那輛花花綠綠掛蘇E牌照的Polo版F1。
母司在現場研究了一下雙方的硬體,發現義烏幫最差的車是百十萬的GTR,本方最差的是自己這輛百十千的Polo;義烏幫最好的車是三百萬的F8,本方最好的車是一百五十萬的帕拉梅拉,與F8相比,在價值上只能算快過氣的男團組合F4。如果坤少不是正好這段時間陪老婆去香港生二胎,他的蘭博基尼還可以與F8分庭抗禮,如今坤少不在,追風俱樂部就只有靠帕拉梅拉版F4或Polo版F1勉強支撐了。
在硬體上,海納百川的追風俱樂部明顯輸給了由清一色義烏富二代組成的樂尊俱樂部。母司心想,義烏人有錢啊!
自從義烏開始為全世界生產大批的小商品,也開始生產大批的富二代。把小商品賣到世界各地的義烏,出現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排量跑車,也便不足為奇,並且證明了世界貿易的神奇。來自小商品世界貿易中心義烏的這些富二代,全是二十歲左右的八零後。母司想起自己在大學裡連一雙耐克球鞋都捨不得買的斑駁歲月,立即感覺到了貿易和時間的神奇。這十年,果然滄桑,富二代這麼一個在七零後中並不存在的階層,在八零後中出現了。既然七零後無法改變不是富二代的命運,能夠在二十歲出頭時擁有超跑,就只好努力成為富一代,在三十歲出頭時再出頭了。
其實,此時的母司老爸已經較有實力,可在那次比賽中和比賽後見識過義烏富二代的狀態後,母司始終否認自己屬於富二代這個階級。母司後來認為,成為富二代的一個必要條件,最起碼是二十歲出頭時能買得起耐克鞋,三十歲出頭時能買得起法拉利,而不是三十多歲了還把一臺1.6排量的國產德系Polo往死裡改。
凌晨兩點,砰!發令槍響了。
槍聲把母司從遐想中拉回到盤山公路上,然後,母司一腳就把油門踩到了底。
凌晨兩點鐘的山間公路上,十二輛車互不相讓,都開得特別猛,任何一次超車都不容易。但母司反正就是油門不松,劈彎,發動機始終保持在6000轉……母司心裡明白,自己硬體不行,就只能拼軟實力……去你媽的,三擋是6000轉,五檔也是6000轉,油門踩到底就是不松,只靠換擋調整速度。
被狂虐的發動機不堪重負,有時甚至就斷油了,應該是觸發了發動機保護,只聽見發動機“突,突,突,突,突突突”的呻吟,母司也不管它,汽油的暫時中斷,可以用在比賽中瘋狂分泌的腎上腺素進行補充,母司只是把油門抬一抬,再接著狠狠地踩下去……
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已被壓榨到極限,接下來,就要把過彎的時間壓榨到極限。比賽的山道是新昌拔錨嶺到溪口這段,母司之前已經跑過幾次,對路線比較熟悉,所以母司過彎時,常常提前把手剎提起來,沒入彎車子就開始漂。這時,母司在Polo上的一番改裝起了作用。
因為有一套加粗加短……哦不,減短的避震器,Polo版F1在高速過彎時,避震器能夠支撐嚴重傾斜的車身,再加上母司把輪胎的外傾角改成了負值,也就是兩對輪胎全變成了“外八字”,母司劈彎的軟實力,就在山道上被髮揮得淋漓盡致。
引擎轟鳴著,母司一路不鬆油門,必要時用右腳尖點一下剎車,但右腳跟仍然踩著油門,彎一個個過,車一輛輛超,母司最終以所有賽車中最差的一輛車,第二個衝過了終點。
這段山路一般司機要開一個多小時,參賽的十二輛車全部在三十分鐘內跑完。雖然第一名是義烏的那輛911,但第二第三都來自雜牌的追風俱樂部,最後計算兩隊總分,追風俱樂部勝。
比賽結果再次證明,軟實力足夠,小米加步槍能夠打贏坦克大炮,也再次說明,熟悉地形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最後……應該是對四明山賽車最後取得勝利有多麼重要。這段路,義烏人沒有寧波人跑得多,義烏人的F8雖然牛逼,GTR雖然改得好,但畢竟不能飛,追風俱樂部就贏了。
俱樂部QQ群裡每個人都有個綽號,這次比賽贏了一萬塊錢後,母司就被俱樂部車友們在群裡稱為“獵豹”,而俱樂部內全是八零後,所以母司就被稱為“豹哥”。
後來,俱樂部的車友覺得叫“豹哥”還不足以表達他們的尊敬,索性就把自己的輩分降得更狠一些,叫母司“豹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