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股東達成了一致,反正轉制不成,生意還像以前一樣做。而蘭州工廠的轉制計劃也告失敗,因為婆婆們,真是在全宇宙都找不到願意出六千萬的接盤俠。
聊完了轉制,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聊母司的美國見聞,然後有一條資訊,引起了方自歸特別的注意。
“在美國,做心臟瓣膜的公司失敗率非常高。“母司說。
“因為什麼而失敗呢?“方自歸問。
“醫療訴訟。“
母司告訴方自歸和大成,美國曾經有好多家做瓣膜的公司,但現在寥寥無幾了。有機構仔細研究了那些失敗的大多數,發現這些公司走的是一條非常類似的生命……啊不,丟命軌跡。就是開始做瓣膜後,公司快速成長,甚至成為NASDAQ的明星企業,可因為醫療訴訟,這些明星企業一夜之間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紛紛凋零了。
正所謂人命關天,而美國人的人命,據說是全世界的人類中估值最高的,所以一旦進行醫療賠償,就是天價,這些賠不起人命的明星企業就丟了命,破產廣告一登,一命嗚呼。這些嗚呼的企業,連身後事也都非常類似,政府拍賣它們的資產,拍賣的錢就變成了保險金,時刻準備著對新來打官司的患者家屬進行賠償,直到賠光為止。
心臟瓣膜植入心臟後,它的工作制不是悠哉悠哉的955,也不是強度更大的996,而是不折不扣的007,零點到零點每週七天。它必須一刻不停地工作,但它在心臟裡,可能十年沒問題,可能三十年沒問題,甚至可能五十年沒問題,可是不管你技術再好,儘管機率非常低,但總有一定出問題的機率。所以,每一顆心臟瓣膜就好像一顆非定時炸彈,賣得越多埋得越多,因為大成和母司在心臟病市場上衝鋒陷陣,這時的復行科技,已經有了一千多家客戶,也就是一千多家醫院。
一想到有這麼多醫院在同時往心裡埋雷,方自歸的心感覺越來越沉重。
不久之後,復行科技花兩萬多美金請一家美國諮詢公司做的全球吻合器市場調查報告出爐了,就徹底堅定了方自歸退出心臟瓣膜盛宴的決心。
調查報告顯示,吻合器全球市場的年銷售額高達百億美元,全球前三大吻合器市場是美國、歐洲和日本,中國市場沒有資料,說明中國市場還比較小。全球吻合器市場99.9%的份額,被高格和維科這兩家美國公司,按照差不多50:50的近乎理想的比例瓜分。而在中國,已經出現了一些做吻合器的創業小公司,這些小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常州。
看完報告,方自歸覺得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這麼大的市場,應該還可以做成幾家大公司。特別是中國,以世界第一的人口數量,消費著少得查不到資料的吻合器,而中國經濟確實正在高速增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命需求,也一定會像物質文化水平一樣快速提升的。
方自歸還記得,當年大成的電子廠,當年老舒的沙灘車廠和老年代步車廠,都因為意外的原因死掉了,現在心臟瓣膜廠死掉的原因已然出現,而且是意內的原因,那還幹嘛往前衝呢?讀完美國人做的市場報告,又想起毛爺爺說過,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方自歸做了個決定:徹底退出心臟瓣膜市場,集中力量搞吻合器。
方自歸一旦想明白一件事情,從不喜歡拖泥帶水。可是在董事會上,方自歸萬萬沒想到,大成強烈反對這次從獨木橋到陽關道的轉型。
“吻合器是3類器械,准入門檻高技術壁壘高,能夠保證這個市場的競爭比較有序……”因為大成反對,方自歸在董事會上痛陳吻合器的各種好處,“吻合器是一次性使用的,做完手術就扔了,絕不存在心臟瓣膜那種做得越多埋雷越多的情況……最重要的是這個市場夠大,對經銷商有足夠的吸引力。借這次轉型的機會,我們正好徹底把銷售模式改為分銷——”
“自歸,你怎麼就這麼看不順眼直銷呢?”大成打斷方自歸的痛陳。
“不是看不順眼的問題,”方自歸道,“直銷不適合我們。”
“我們就是幹直銷幹成了第一。”大成說。
方自歸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大成,“可是……商務風險,賬期,都是問題。公司還小,要轉向不難,繼續下去可能就積重難返了。還要跟你解釋幾遍呢?”
“不用再解釋了。”大成道,“你解釋來解釋去,就那幾條,杞人憂天。”
“冷靜,冷靜。”母司一看,方自歸和大成有吵起來的趨勢,趕緊出來緩和一下,“盒飯已經送進來了,吃完飯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