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倒不贊同你的觀點。我覺得個人主義有可取之處,可能因為我也挺自我的。為什麼……我們中國這麼崇尚集體主義?”
“因為中國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集體。”
“人多,就要實行集體主義?“
“當然,這是更適合我們的主義,這種主義,有利於為更多人而不是更少人帶來福祉。舉個例子,我們上大學那幾年,上海搞了個‘三年大變樣’,你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了,印象很深呢。”
“這個專案,為兩千萬上海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善,可如果大家都玩個人主義的話,這個專案100%搞不成。就比如說,內環線,包括拆遷包括建設,兩三年就搞定了。我們假設上海居民都崇尚個人主義,有可能做到嗎?不可能的。拆遷的幾萬戶居民裡面,就算絕大多數人識大體,顧大局,但我肯定會有那麼幾個人會說,我在這兒住了一輩子,我就是不想搬走,我就願意每天親手刷馬桶,我就願意一家人擠在十幾平米的小閣樓裡,我就願意我做愛鄰居聽得到鄰居做愛我也聽得到……那麼內環線還修得成嗎?要麼因為少數人的個人主義我們修一條斷頭路?”
“明白你的意思了。”
“所以我覺得,集體主義可以算一種最佳化的個人主義。不顧大局的個人主義,傷害了其他大多數人的個人主義。在資源無限的世界裡,極端個人主義是OK的,可資源無限的世界我從來沒見到過。”
“所以你才反感那本。”
“不,這本還有讓我反感的更多方面。”
“還有什麼?”
“第二點特別讓我反感的,是作者宣揚的所謂客觀主義,就是排斥任何形式的利他主義。自私是每個人的本性,佛法叫‘習氣’,孃胎裡帶來的,不需要任何的教育,人人皆能把自私玩得爐火純青。所以‘自私’這個東西,真不必宣揚了。況且,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除了競爭以外,還需要互助,既然競爭和自私不需要人教,就應該教育大家互助和利他,而不是大張旗鼓宣揚自私自利。”
“嗯,這一點我完全同意。”
“第三點讓我反感的,就是作者把勇敢和二逼,睿智和傻逼混為一談。咱們都是做研發的,我問你一個問題,研發輸出後,應該做什麼?”
“評審,驗證,確認。”
“對呀!《阿特拉斯聳聳肩》為了描繪精英的勇敢和睿智,編造出這種情節:某精英使用一種從來沒有試驗過的合金造了一條鐵路,平庸之輩不敢乘坐,然後這個精英就以大無畏的二逼精神,親自乘坐這條鐵路的首趟列車,風馳電掣地,成功地,到達了遙遠的目的地。作者不是在誤導世界嗎?“
“作者根本不懂研發吧。”
“如果可以這樣做事情,汽車工業早崩潰了。任何一個產品上的創新,如果沒有經過任何試驗就推廣,往往意味著失敗,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制度創新也是一樣。”
甄語笑道:“沒想到我們班當年的懶神,思考問題已經這麼有深度了。”
“去年,我們參加世界最大的醫療器械展,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們的首款產品引起了轟動。”方自歸的‘我執’,雖然在佛法的影響下減輕了,但並沒有完全消失。此時出現了在美女面前裝逼的機會,他也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但我們這款吻合器,已經做到第三版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投放市場。為什麼?因為在動物實驗、臨床實驗當中,在這些不斷的驗證、確認當中,我們不斷髮現產品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不斷地改進。我們是這麼做的,而這才是真正的研發!”
甄語又笑道:“我們班出了你這樣的同學,我真的感到有些自豪了。”
“所以我看這個什麼阿特拉斯聳聳肩的故事,阿拉屌絲聳聳肩,它就是一坨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