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司欣喜若狂,因為作為財務總管,他知道公司賬上當時只剩下幾千塊錢了。國家創新基金的整體戰略是錦上添花,可是這次,它恰恰做成了雪中送炭。而且,這一百二十萬是不用還的,這一點,跟銀行和風投的德性可是有天壤之別。
會議室裡,母司說:“想不到竟然這麼快!”
方自歸笑道:“因為我們的申報內容比較給力,因為我們以前就確實做了很多紮實的工作。”
“我感覺,搞得這麼快,”母司搔搔腦袋,“恐怕也是國家剛成立了這些基金,要是基金的錢老是花不出去,可能影響領導的業績。”
“哈哈哈,”方自歸大笑,“那我們一定要幫忙把領導的業績搞上去。”
母司笑道:“就覺得,突然之間,莫名其妙地,我們就踩在一個風口上了。”
會議室窗外,太陽照在開發區核心商業區的那些高樓大廈上,讓人感覺光明終於勝利了。幾片雲朵漂浮在藍藍的散發著柔和光輝的高空中,讓晴朗的天空顯得非常壯麗。
第一筆一百二十萬國家基金支援,給了整個團隊巨大的鼓勵。
開啟了這扇門,方自歸又學到一些新名詞。
方自歸在災區就向政府工作人員學了一些新名詞,什麼“雙同教育”、“脫髮大會”、“屍長”……這回換了一個平臺,又有很多學習。比如對創新企業的資助,有市一級的,有省一級的,有國家一級的,就有名目繁多的各種新名詞。後來,復行科技的許多創新專案都得到了某個新名詞的資助。
復行第一個申報拿到的國家創新基金,屬於國家一級的,就這一級來說,就有什麼“創新研發專案”,是鼓勵早期原創的;還有什麼“科技產業化專案”,是鼓勵新產品進行中試、接近大批次生產的;還有什麼“戰略推進專案”,是支援新產品規模化生產的。對創新企業的支援可以說是從襁褓到……沒有到墳墓,一般快到墳墓,國家就肯定不支援了,但起碼是從襁褓到為兒子買婚房墊個首付。國家像老爸一樣支援你,只要你的創新,是個經過評估還比較靠譜的中國孩子。而因為復行科技的專案經常是高分結案,下一個專案申報的時候就比較順利,申請政府基金支援,就可以一直良性滾動下去。
方自歸創業的時候,從沒想到會有國家的支援,只是覺得做智慧財產權是一件正確的事兒,是一條邏輯上沒有漏洞,唯一有可能掀翻國際巨頭的創業之路,才這麼去做的。誰知做著做著,公司快做死的時候,國家整個政策轉向來支援自主創新了。
復行成了自主創新的典型,因為成了典型,方自歸認識了市裡、省裡的一些領導,又參加了一次關於鼓勵創新的報告大會,方自歸才知道,母司的感覺是對的。領導們想找合適的物件好好支援一下,還不容易找到,因為大家普遍比較喜歡賺快錢做複製,就沒有那麼多喜歡做專利的,以智慧財產權做為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公司。
在大會上,方自歸又聽到一個新名詞,叫做“千人計劃”,就是國家啟動了吸引一千名海外頂尖科學家來中國搞科研創新的計劃,方自歸坐在會場的主席臺下,心想,應該又有一些新名詞冠名的基金要誕生了。
既然自主創新是國家大勢,新名詞應該來得更猛烈一些,也讓方自歸聯想起溫姐說的什麼“千名幹部下基層”,心想,這“千人計劃”,應該就是擴大招生範圍的科技版的“千名幹部下基層”吧。
參加完創新大會回來,方自歸很受振奮,回到公司和母司分享了一番,母司感嘆:“簡直像做夢一樣。”
方自歸道:“我們過去一直的堅持,看來是對的。”
“那我們就順應歷史潮流,幹就完了。”
“在組織上,我想也可以做些順應潮流的改變。現在我有一個新的想法……母司,我們公司裡有共產黨員嗎?”
母司想一想道:“沒印象誒,我叫人事部小姑娘查一查……你問這個幹什麼?”
方自歸扶了扶自己的眼鏡,“我想在公司裡成立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