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張愛玲住過的常德公寓,方自歸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陪著小柔逛了一圈,就和小柔在公寓樓下沿街的一個文藝的咖啡吧裡喝咖啡。
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著繁華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小柔說:“怪不得她高峰期的作品,都是在這裡寫成的。”
方自歸笑道:“為何有這樣的感悟?”
“你看,在市中心才有那種很洶湧的人際關係呀,有熱鬧的,有蒼涼的。”
“熱鬧的地方,也有蒼涼嗎?”
“當然有啊……你看過張愛玲的嗎?”
“哦……沒看過。”
“悲壯的故事有力,但沒有美。張愛玲認為美是悲涼的。”
方自歸想起汶川大地震後自己在災區裡感受到的悲壯,聽說過的世界上最美的眼神,不太認同這個觀點,“悲壯就沒有美?”
小柔沉浸在她自己的美學意境裡,看著窗外,喝了一口咖啡,“她不喜歡悲壯。她認為悲壯是一種完成,她說悲壯是大紅大綠的對比,有刺激性,但是不美,就像你看瓊瑤的。她說,蒼涼是桃紅柳綠的參差對照。”
做為此時的科技工作者,方自歸覺得自己已經離文藝越來越遠了,“其實我以前也是文藝青年。我高中的時候,曾經寫了幾百首詩。”
“是嘛,那你給我讀讀你寫的詩。”
“可以啊。就是有兩本筆記本弄丟了,只剩下最後一本,只有八十四首了。”
“八十四首也行啊。回蘇州了你拿給我看看。”
“好啊。”
喝完了咖啡,方自歸道:“也快到吃飯時間了,不如我們就在街上隨便逛逛,看見哪家飯店比較順眼,我們就進去吃飯。”
“好。那我們走吧。”
走在洋溢著十里洋場氣息的南京西路上,方自歸道:“這一帶其實我挺熟的。”
小柔問:“為什麼你挺熟?”
“我在上海買的第一套房子,就離這裡不遠。然後我創業前在上海上班的時候,我們公司的亞太區總部也在這附近。”
“那你既然很熟,不如推薦一家附近的飯店。我們也不要在這裡瞎逛了。”
方自歸想想道:“愚園路上有一家粵菜館不錯,不如我們去那裡?”
小柔笑道:“好呀。反正我是路痴,你說去哪裡我就跟你去。”
兩人邊聊天邊走,不一會兒就找到了那家餐廳。
走進餐廳,方自歸和小柔落座,看見相鄰的正對面一桌坐著一男一女,好像也是一對情侶。
當方自歸和對面的女人四目相對,方自歸和那女人一瞬間都同時愣住了。
小柔立即覺察到氣氛的極度異常,立即感覺到方自歸此時臉上的表情,極其尷尬。
對面那個女人,在發愣了一會兒以後,竟然站起身來,端著自己的紅酒杯,迎著方自歸的目光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