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
“現在我不是反革命了。現在我是革命者,我要更深度地參與我們國家的工業革命,我要為了民族之復興而創業!”
“哈哈,男生跟女生就是不一樣。我創業可沒想這麼多,我純粹是為了賺錢而創業。”
“男生嘛,當然應該更有擔當一些。”
“唉,我聽呂鴻說,雖然你的繼任者沒有到位,但是你已經找好創業的合夥人了。”
方自歸點點頭,“可惜只找到一個合夥人,我本來是想找兩個,都是我的好朋友。但其中一位朋友的老婆不同意我這位朋友去創業。”
“為什麼呢?”
“我這位朋友叫大成,他曾經創過一次業,但是敗得很慘。他老婆覺得,現在生活挺穩定的,不想讓他再去冒險了。”
“那你現在找到的這位合夥人,知根知底嗎?”
“我不是說了嘛,以前都是好朋友,合作肯定沒問題的。我這個朋友叫母司,去年被獵頭挖去到一家歐洲電子公司做廠長,其實他日子挺好過的,直接向總經理彙報,那也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工作也不像在汽車行業這麼累,有點兒像我現在在公司上班的狀態。但是說起創業的事情,他跟我一拍即合。”
“創業還是要擔風險的。那這位母司,是因為什麼要跟你一起開公司?也是因為民族之復興?”
方自歸喝口酒,笑道:“他不是。用他的原話說,他就是想知道人生還有什麼可能性。”
“欸?聽起來他也挺有想法的。”
“他的想法很豐富呢。他說,他的人生就三個關鍵詞——自由、快樂、愛。他感覺和我一起創業更符合他人生的關鍵詞,哈哈。”
“他懂不懂心臟瓣膜啊?”
“還不懂,但是不懂可以學啊。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做SMT,母司做波峰焊,開始我們也都不懂,後來不是也很懂了嘛。”
“這個心臟瓣膜其實我也不懂,你覺得這個專案真能做嗎?”
“我已經初步研究過了,國內市場大概是這麼個局面,幾個國際寡頭在高階市場維持著高價格,然後幾家做低端仿冒的國內廠商在那裡打價格戰。這種局面,我覺得我應該有機會。”
“那你跟別人比,有什麼競爭優勢嗎?”
“創新!老外不是說中國人只會仿冒嗎?放他媽的屁!我就要親自試試看,中國人到底會不會創新。”
“哎呀,弟弟你是不是太極端了呀?怎麼說著說著又跟老外較上勁了。快從牛角尖裡鑽出來!”
“我剛鑽進去,這輩子估計鑽不出來啦。”方自歸吃了口菜,喝了一口紅酒,“姐,你看過《哈默傳》嗎?”
“沒看過呢。”
“哈默是個著名的美國企業家,見過列寧和小平同志。在《哈默傳》的結尾,有段話大概是這麼說的,他說,我在世界各地都待過,根據我長期的經驗,我清楚地認識到,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誤解和偏見,他們才彼此分隔。”
呂武翹起了大拇指,“這段話說得很棒!”
“沒錯,很棒。我就是因為中學時看了《哈默傳》,我才成了國際主義者。可是,上次北京之行讓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啊?”
“哈默是美國人,可惜,美國人不是哈默。”
呂武眨了眨眼睛,琢磨方自歸這句話的意思。
“國際主義是個好東西,我希望我的孫輩或孫輩的孫輩,能夠與西方人用國際主義互相對待。”方自歸喝了一大口酒,“但是現在,當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仍然存在,當西方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我們為什麼要把熱臉貼到別人的冷屁股上去?在我這一代,讓國際主義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