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120 西湖論劍

桑妮道:“其實失敗者是一個比成功者更龐大的群體。”

方自歸道:“就拿在西湖邊上發家的家裡發發來說。其實家裡發發並非最早做電子商務的網際網路公司,最早做電子商務的是8848。可現在8848在哪兒呢?其他那些早期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公司在哪兒呢?是一大批的網際網路公司倒下了,我們才看到家裡發發的誕生,我們才看到瘋狂的雙十一。所以我說,很多成功者的背後是一條血路,即便沒有自己的血,也有同行的血。就拿牛雨來說,他創業失敗了三次,第四次創業才有家裡發發的成功。這種意志力,絕非普通打工仔能夠想象的。這種成功,也絕非網上一些人,包括我認識的只在校園象牙塔裡教書的大學教授說的那樣,僅僅是運氣好。雖然說牛雨這樣的牛人,離開這個時代也做不成這件事。”

桑妮道:“創業不辛苦是很罕見的。”

方自歸道:“創業者基本上都是all in。”【譯:全投入】

桑妮道:“所以我剛才說創業成功是小機率事情。”

方自歸道:“八十年代剛改革開放那會兒,什麼東西都缺,機會特別多,你只要敢幹肯幹,有個小學文化程度能認識字,你哪怕做衣服做餅乾都能發家致富。現在你再做衣服做餅乾試試,你還能撈一桶金嗎?容易賺錢的機會現在基本上已經被人填滿了,剩下來的都是不容易填的坑。當然不是說就完全沒機會,對牛逼的人來說永遠都有機會,可牛逼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創業之路上才有這麼多倒下來的失敗者。”

桑妮道:“所以我也不認為我的這種順利,它能持續。”

方自歸和桑妮一波輪番轟炸,本來激情滿懷的韓不少都有點兒傻了。

而桑妮接著說:“今年我已經進入一種挑戰的狀態。我在前年去年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很驕傲的情緒。因為零八年我們轉型比較成功以後,就很快從原來的那個群體裡面脫穎而出了。而且,連續幾年就獲得各種業內的獎。”

丁丁問:“你們這個行業還評獎?”

桑妮道:“對。因為……網際網路它的關鍵是什麼,是大平臺在操縱。我們之所以能成長,也是離不開家裡發發的扶持。”

狗子問:“你們就是在家裡發發的平臺上做?”

桑妮道:“其實平臺我們都做,但家裡發發做得最大嘛,肯定跟家裡發發合作最多。所以我們歷年獲得它的銀獎、金獎……金獎是持續獲得,包括所謂的金賣獎。金賣獎是線上廣告圈裡面最高的獎項。”

席東海道:“所以你們做的算是廣告業。”

桑妮道:“對。大的來講,應該是品牌營銷領域的服務。所以說,平臺給你評第一,自然就有很多品牌商找你,你省去很多自己的宣傳。家裡發發它一直做生態的,電商的大發展一定是生態的理念,不是競爭的理念。我做平臺我要把你們小的幹掉,不是的,我做平臺就是讓你們小的起來,是不是?那一頭是商家,一頭是消費者,還有一頭是第三方服務。”

狗子道:“你們就是第三方服務。”

桑妮道:“對。家裡發發對第三方服務也會扶持。”

韓不少問:“那你們跟家裡發發算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桑妮道:“就是生態的關係,不是甲方乙方。家裡發發就是水電煤,家裡發發的邏輯是……我覺得它的成長也一定是源於‘利他’,就是,我只建基礎設施,然後你們商家到我這個舞臺上來玩,然後消費者你到我這個舞臺上來買,那另一方面,你要做服務吧。那如果說服務不起來,商家怎麼玩?因為,術業有專攻嘛。其實阿里還是建生態,那它對每一個環節都有扶持。”

韓不少也非常渴望大佬的扶持,問:“對你們的扶持體現在什麼方面呢?”

桑妮道:“早年,就是大家都入駐到它的第三方服務市場。這個它也有個平臺,子平臺嘛,讓你們都上來,上來後它也是賽馬。我覺得家裡發發是把商業的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大家都來,然後賽馬,誰做得好,誰的排名就上去了嘛。”

席東海問:“排名是靠……”

桑妮道:“靠產品、服務、價格、業務量……它多維度評價嘛。你看它對商家也是一樣的,品牌力,產品力,然後你的銷量,你的消費者評價,它也是做這個維度,做這個規則。然後你們來玩。家裡發發講,我就建賽道,你們來跑,誰跑到前面誰就贏。”

方自歸道:“其實在跟自己打,不是跟別人打,怎麼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大家就這樣熱火朝天地聊下去,聊創業和商業,聊國企和私企,聊著聊著,服務員進來收拾下桌子,狗子就讓服務員又給大家拍了張合影,然後把照片發到“The Brightest E18”微信群裡,美其名曰——西湖論劍。

“西湖論劍”雖然聽上去沒有“華山論劍”有氣勢,可華山那麼高的地方,商業效率太低,物流成本太高,這個時代,確實沒人喜歡去華山論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