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碰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大成抹了下嘴,“可惜我們做生意沒有一起做下去,有些遺憾。”
方自歸臉上掛著柔柔的微笑,“緣分如此。這並不妨礙我們的‘體’還是一路的。”
大成又換了一個體位,“當時我們的分歧,現在回過頭來看,還是你對了。”
方自歸搖搖頭,“其實在公司最困難的那一兩年裡,我心想,看來大成是對的,而我自己太理想主義了。從現在的結果看,我們是成功的,但這個成功也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運氣好。零八年的時候,我和母司已經實在撐不下去了,公司眼看只能倒閉了,想不到國家突然大力鼓勵自主創新,拉了我們一把,我們才活下來的。”
“正因為你這種成功實在是一種小機率事件,你的成功才顯得這麼偉大。”
“我可擔待不起‘偉大’這樣的詞。”
“我認為你當之無愧。新聞裡說這幾年出境旅遊的中國大媽們喜歡‘買買買’,老外都驚訝,其實正是因為有像你這樣的許多中國企業家讓中國製造走向了海外,有技術含量的中國貨在國際市場上有了競爭力,中國大媽們才有可能去海外‘買買買’。如果中國永遠只能出口低附加值的衣服、鞋之類,中國大媽們沒辦法‘買買買’。你們創造的價值,比我在國內賣進口裝置可是高多了。”
“謝謝你的表揚,我將繼續努力,哈哈。”
大成又舉起了酒杯,“來,敬你一杯。”
兩人聊著聊著,走廊裡傳來小孩子的喧鬧聲,雲兒和安馨帶著孩子們回家了。大成一看錶,也到了該出發去機場的時間。
送走大成一家,從不睡午覺的方自歸突然想奢侈地睡個午覺。連喝了兩頓酒,方自歸也確實有些醉了。
方自歸一覺醒來,發現房間裡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一看手機,已經六點多了。方自歸起床穿好衣服,在家裡走了一圈,發現兩個孩子在睡覺,雲兒和繆阿姨在廚房裡正做飯。
方自歸走到陽臺上,只見夜幕已經降臨,城市的燈光亮了起來,放眼向四周望去,上海彷彿是一片波瀾起伏的沒有邊際的建築的海,海里面燈光點點,好像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貝。
和二十二年前上海被蘇州河一分為二不同,此時的上海被黃浦江一分為二,變成了一片比過去大得多的海。
方自歸從衣袋裡掏出手機,進入微信,進入了“人生路上咖啡館”微信群。
微信群裡累積了許多條未讀微信,方自歸也不打算讀了,直接在群裡找到了莞爾,點開她的朋友圈。
那張封面沒有任何改變,莞爾依然穿著紅衣站在花海之中微笑著。這幾天,她的朋友圈也並沒有更新。
陽臺上的景觀沒有客廳的好,因為客廳的落地窗朝東,可以看見黃浦江,而陽臺朝北,朝東的視線被大樓自身的樓體擋住了,但陽臺上還是可以看到一部分外灘。
那排歐式建築站成一段優美的弧線,泛著金色的光注視著夜幕下黃浦江黑色的江面。
最後看了一眼莞爾的照片,方自歸退出了莞爾的朋友圈,回到了群裡。
方自歸開始研究怎麼退出這個群,因為方自歸還從來沒有退過群,微信也是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不知道怎麼個退法。好在微信介面並不複雜,方自歸點開右上角的兩個小人,進入到設定介面,研究了一下,就在這個介面的最下方,看到了一個寫著“刪除並退出”的紅色按鈕。
是這個嗎?方自歸問自己。
方自歸按下了那個紅色的按鈕,手機螢幕一閃,接下來顯示的就是微信的首頁。方自歸再一檢查,咖啡館微信群在自己的微信裡消失了。
就這樣結束吧,方自歸心裡說。
把手機放進衣袋,方自歸雙臂撐著陽臺的欄杆,眺望遠處那一段金色的外灘。
方自歸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和莞爾去外灘的情形。
在一輛公交車上,方自歸和莞爾遇到兩個愛嚼舌頭的上海老阿姨,她們因為一個上海姑娘的毀容案,嚼方自歸和莞爾的舌頭。莞爾一氣之下,拉著方自歸下了車,步行到了外灘。那是莞爾第一次挽起方自歸的胳膊,方自歸記得,自己的半個身子都酥麻了,兩個人就這樣過了外白渡橋,到了外灘。
那時,蘇州河還又黑又臭,莞爾是一隻手捂著鼻子,一隻手拉著方自歸,跑過了外白渡橋。到了外灘後,莞爾在密實的一排人牆中間找到了一條縫隙,於是兩人終於可以倚在外灘著名的情人牆上,聽潮起潮落,看船來船往……還有一次,方自歸和莞爾倚著情人牆,評論剛建好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莞爾說,加上南浦、楊浦兩座大橋是二龍戲珠,方自歸開了一個二珠戲龍的玩笑,莞爾紅了臉,卻把方自歸抱得更緊……
方自歸還想起,一零一的兄弟們第一次逛南京路,經過外灘的南京路過街隧道時,老夏和獸打賭,老夏說前面一對情侶中的男生會摸女生的屁股,獸說不會,結果是老夏贏了一塊大排。可惜的是,老夏不在了,那條留下同學們青春回憶的人行過街隧道也不在了,人行隧道已經讓位給了貫穿整個外灘的車行隧道。
現在,昔日的情人牆倒是還在,並且當年的這堵水泥牆,已經升級為更加浪漫的金屬雕花欄杆。可是,情人們卻都已經無影無蹤。
現在那些倚著欄杆看風景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觀光客。
方自歸看到外灘前的那段江面上,泛著粼粼波光,有條遊船緩緩從下游駛來,遊船上掛的彩燈本來是清晰的,隨著船越來越近,船上的燈光卻越來越模糊起來。這時,外灘的燈光也模糊起來,一切都模糊起來……方自歸的雙眼裡噙滿了淚水,讓整個世界,抖動著,彷彿一個隨風搖曳的夢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