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芝這話聽起來有點孩子氣,但蘇暮知道這才是她本來的性格。
很久以前他父親還在的時候,他母親就是這樣有些驕縱的性子。
被寵著的人總是會有些小性子的。
“這說明您看人的眼光毒。”
蘇暮誇完問她:“既然是十九歲,那養在大伯母身邊的孩子應該也上大學了吧,媽知道她在哪所學校嗎?”
“這個我倒是知道,是考了海城大學。”
“海城大學?”
“是啊,說來煙煙和蕊兒都在海城大學,聽說蕊兒和婉柔高中好像還是同校,說不定她們還認識。”
“你問這個做什麼?”蘇雲芝看向他。
“沒什麼,隨便問問。”
被抱錯的孩子是無辜的,但那個孩子會讓母親不喜,定有原因。
如果她安分守己,玉家也不差多養一個孩子的錢,但如果她是個不安分的,他也並非什麼心胸寬廣的良善人。
該打發就打發。
十九歲已經成年,他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十幾歲就扛起一定責任的?煙煙更是十歲就離家獨自生活。
但也不能憑著見一兩面就去判斷一個人心性怎麼樣又是否安分,所以在那之前,他要親自去查一查。
總要弄清楚那是個什麼樣的人。
託景海瀾的福,他聽過不少抱錯孩子,親生孩子被接回家後,家人被那個非親生的孩子矇蔽,讓接回家的孩子各種受委屈的狗血戲碼。
雖然這種戲碼不太可能會在玉家出現,但他還是要杜絕。
他和母親以及三叔或許眼睛雪亮不會被矇蔽,但他那個大伯母到底是養了那孩子十九年的,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情。
親生父母帶給孩子的傷害往往是最致命的,姜蕊又從小被姜家寵著,怕是更加受不得一點委屈。
他們玉家人丁本就單薄,可不能因一個外人讓自家人離了心。
“那孩子是隨大伯母的姓叫宣婉柔?”
蘇雲芝壓根不知道這短短半分鐘不到的時間,蘇暮就想了這麼多,聽到他的話,點頭:“嗯,是叫宣婉柔。”
須臾,蘇雲芝又略帶感慨地說:“兒子,玉家如今就只有你三叔一個人,你得空就多來玉家走走,或是尋個機會把你三叔帶出去轉轉,介紹一些朋友給他認識。”
“你三叔這些年都為報仇奔走,怕是沒什麼時間結交朋友。我看他也不像是有知心人在身邊的樣子,他都三十歲了,不能總被過去的人和事困住,也是時候開始新的生活了。”
“媽,不用您說我也會常和三叔走動的。不過眼下三叔既然沒有把他回來的訊息放出去,此時帶他去見我那些朋友,許會亂了三叔的計劃,等過些日子我再安排吧。”
三叔寂寥悲傷是真,有沒有朋友有沒有知心人,就不確定了。
就算沒有知心人陪在身邊,他料想三叔在外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朋友肯定是沒少結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