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群山的下午,亦或者應該說是劍閣的下午,是寧靜而愜意的。除了偶爾有送公文的門人,小心翼翼,崇敬而慎重地邁過石階外,就只有微風戲著漫山樹葉的淅淅索索。
莫亦秋手裡捧著竹簡,倚著紅褐色的立柱,側坐在宗主堂附近的欄杆上。微風戲完樹葉,又婉轉著將最後一絲餘息,輕輕吹過他稍有僵硬的肌膚與細碎的髮絲,伴著青山流水一起放空了他的心境。
清劍仙在藏書閣中告訴他,心法並沒有外界認為的那麼複雜繁奧,它只分為兩種,若非大徹大悟的哲理,就是靜默淡雅的散文。清劍仙還告訴他,人的精神可以類比三清群山,迷濛而巍峨,但大多數人其實只站在了山門口。至於心法,就是一節節的石階,雖然即使是他,窮極一生也看不完三清群山的每一個角落,但起碼在拾級而上時可以一覽沿途的風景。都說“道法自然”,心法亦是如此,悟透了哲理,自然而然地就接上世界的軌道;或是完全沉沒入於萬事萬物,亦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前者智,後者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適者自拾。所追求的無非都是透過不斷的體悟與思考,能夠在山路上越跑越快、越跑越遠罷了。
《閒雲逸風》,——散文式的心法,也就是莫亦秋手中那捲。清劍仙覺得他年齡還太小,可能無法看懂哲理式心法,就拿給了他這本比較容易上手的散文式心法。其實他還看見了其他不少更為有趣的,比方說《鯨語星河》、《若繁華落盡之時》、《湖畔秋名》等等。不過,當開啟手中這卷《閒雲逸風》後,他才意識到,就目前而言,這卷真的是最適合他的。
“若閒情正好,憑欄而望,恰飛雀幽擾,幾番靜謐。雲慵而卷舒無跡,風媚似觸膚含情......”
彼時彼景恰如此時此景,他在這字裡行間中彷彿找到了一副濾鏡,濾去人世間的塵囂,而後沉入獨屬於自己的世界。因為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世間萬物盡皆有情。白雲蒼狗,風起青嵐,一切皆眉目,一切皆悲,皆喜,皆自然......
————三千劍來————
屋脊上,白髮的少女仰頭看著裝飾著幾縷雲朵的天空,眼神中帶著一絲困惑與茫然。住在姑蘇城時,她常常趴在客廳的窗臺上看著遠方那片天空,因為是在芥子空間中,所以天空總是千篇一律的碧藍如洗,沒有一絲雲彩。但那時的她,至少能很清楚地看到天空的全貌。而現在,視線中的天空不再寂寞,可她卻似乎有些看不真切了。
“我就猜到你還在這裡。”身邊傳來熟悉的聲音,她不轉頭都知道是那個劍靈又來了。
“不要不理我嘛,好久沒遇見可以說得上話的女生了。”靜語氣誠懇而略帶委屈,使人不忍置之不理。
“唉,”霜娥無奈地輕嘆一聲,“你為什麼會覺得我能和你說得上話呢?”說實話她有些反感除了莫亦秋之外的其他人對她的過於接近,特別是在她潛意識中劃定為自己領地的地方。
“這麼絕情的嗎?小霜娥......”靜一副暗自神傷的模樣,用長袖掩著臉,泫然欲泣。
“你......”霜娥扭頭看向靜,她總算知道為什麼這個傢伙的道號是“靜”了。
“嘻嘻,我看你每天坐在這裡怪寂寞的,給你帶了本書過來,”靜一看霜娥居然搭理她了,瞬間川劇變臉,笑嘻嘻地用身邊懸浮著的黑劍挑起一本擱在腿邊的線裝書道,“喏,《龍鳳鎖》,我最喜歡的話本,借你看看。”
靜說著用黑劍將書本遞到霜娥面前,霜娥下意識地伸手去接,但剛碰到書殼,靜就又反手將黑劍召了回去。
“等等,小霜娥,你識字嗎?”靜認真地問道,看樣子並不像是在開玩笑。
“......”霜娥被靜突然間的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什麼叫不識字?
“啊哈哈,抱歉,我以為妖族不懂人族的文字來著......”霜娥雖然沒有回答,但靜已經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答案,她略為緊張地搓了搓袖子,有些尷尬地再次將書遞給霜娥。是她見識短淺了,居然直接就把這麼丟人的問題給拋了出去,這下好不容易拉得稍微近一點的關係,又得給扯遠了。
“無聊。”霜娥面無表情地回了她一句,也沒有再多說些什麼其他的,只是隨手接過那本線裝書。“《龍鳳鎖》——帝王昔年亦輕狂,敢教劍聖舞八方。”雖為妖族,但同屬華夏文明一脈,她自然是能看懂書上的文字,至於封面賦詩中的帝王和劍聖,她似乎隱約聽誰提起過,也不知道與書中人物是否有關聯。
翻開第一頁:
〔末上。
末(念韻白【蝶戀花】征戰幾年塵與雪,
雖是功勳,思倦從何解?軍旅一生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