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已經察覺到,周圍多了很多不懷好意的目光,在暗中窺探這裡,準確來講是窺探返回這裡的宇智波族人。
畢竟一過來這邊,密衛就在整個領地內,暗中佈置了高密度的偵察寄生蟲。
偵察寄生蟲這個北川領地的密度,已經達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基本整個地面都不留死角。
監控這裡的暗部和根部,以及其他那些別有用心的探子,都不知道自己在北川領地的活動,幾乎相當於明火執仗。
在北川城中心,即山頂南賀神社的地下,其實已經被改造成為一個地下基地。
一大批從吳哥區過來的技術人員,正在暗中改造山頂,準備將這個山體的上半部分,改造成為類似於吳哥要塞的浮空要塞。
而環繞著北川要塞的北川城城區,根據功能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軍政區。
北川城的人口看起來不多,但相應的規劃卻非常全面,而且赤推出了自己的內部交易貨幣——積分。
首先要求那八個村子,近三萬多人口的村民,以後使用積分繳納田租。
當然,考慮到村民現在沒有積分,北川城還是給了一個兩年的過渡期,反正這是宇智波一族的私人領地,火之國的官員也沒有辦法管理這裡。
一開始,八個村子也是人心惶惶。
但隨著北川城的第一批工廠開始投產,他們很快就將使用積分的牴觸拋棄了。
剛剛入秋的九月份。
霧海區、吳哥區這兩個控制區的糧食獲得豐產,其中霧海區收穫了6200噸鮮稻穀,吳哥區後來居上,收穫了1.8萬噸鮮稻穀。
另外蔬菜水果、肉雞雞蛋、魚肉之類,生產量也大幅度提升,庫存壓力不斷提高。
因此北川城的市場下調了農產品的整體價格,導致周圍的村民,之前可以在這裡暢銷的農產品,其價格受到嚴重的擠壓。
北川城的西區就是工業區。
北川竹器廠招募了上百個工人,他們利用吳哥區生產的機床,以及北川領地豐富的竹子資源,製造各種各樣的竹器。
另外還有北川五金廠,就是專門製造各種忍具的工廠,同樣有兩百多名員工。
加上各種服務業,領地內部的普通人正逐漸向北川城聚集,畢竟普通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是幹不過工廠化農業的。
赤的目的就是逼迫農民破產,然後將人口吸到北川城之中,這樣才可以打破自然村的宗族保守勢力。
果然在糧食傾銷的衝擊下,越來越多村民選擇放棄耕田,成為炎門的工人。
當然,炎門並沒有完全捨棄露天農業,比如林場、牧場,這些都需要一些農業人口。
赤在北川領地的所作所為,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做社會實驗,測試小農經濟的承壓限度。
另一方面,也是在整合這裡的人力物力。
秋收的農產品價格暴跌,果然重創了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很多入城打工的村民,反而可以衣食無憂,甚至可以送小孩到北川學堂讀書,享受到醫療忍術的治療。
人最害怕的東西,往往就是有對比。
此時北川城的經濟,與木葉和一眾忍族估計的情況,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發展趨勢。
本來他們以為這只是宇智波赤的死要面子,很快就會搞崩北川領地的經濟,卻沒有想到宇智波赤將北川領地的經濟盤活了過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