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11年,農曆5月21日。
作為人口比較多的胡逗洲西田鎮,鄭森親自過來主持農業改革,他隨便還跟著十幾個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是他的秘書室成員,也是政務速成班的第一批學員。
劉老根一家子,此時正在惶恐不安的看著,眼前持刀帶甲的官兵。
“一戶一戶過來……”
很快就輪到了劉老根一家。
“名字、籍貫、年齡、識字否?”
“官爺,小人叫劉老根,青州平原人,今年43歲,不……不識字。”劉老根結結巴巴的回道。
鄭森迅速用簡體字,寫好了檔案,又詢問了家庭情況。
然後劉老根一家五口,就被帶到隔壁的臨時政務講解棚子裡面,三個負責解說的秘書官,按照之前鄭森等人的緊急培訓內容,向劉老根照本宣科起來。。
聽到每人分田10畝之後,劉老根的大兒子劉大孔,緊張的問道:“官爺……”
“以後別叫官爺,叫同志。”其中一個黑臉少年立馬糾正道。
呃……目不識丁的劉大孔一臉蒙圈,顯然不太理解這兩個字的含義,不過還是馬上改口了:“同志,真的每人10畝嗎?”
“是的,無論男女老幼每人10畝公田,不過如果人去世了, 就要收回公田, 如果人丁增加了,則由田畝司調撥新的公田, 聽明白了嗎?”
咕嚕!劉大孔吞嚥在口水,有一種頭腦發熱的感覺。
不過人老成精的劉老根,卻有些不安,畢竟他們之前是被巨鯤幫收留下來的佃戶, 之後又被海沙幫接手, 在這裡的地位,其實就是農奴。
劉老根結結巴巴的問道:“官……呃……同志老爺,這田租一年多少?”
“叫同志即可,不要加什麼老爺。”秘書官不厭其煩的糾正道, 然後給劉老根解釋道:
“總督!體諒大家, 以後每年每畝地,交乾糧1公斤即可,就是這麼多……”秘書官拿起一旁的鐵質公斤砝碼, 放在劉老根手上。
“就這……”劉老根簡直是不敢相信,這個砝碼的重量,他雖然拿不準精確的量,但是絕對估算得出大概的重量。
秘書官繼續說道:“記住,以後無論誰來收田稅,每畝每年就是1公斤,如果有人加收,既為違法, 你們可以將其押送到總督府……”
咕嚕……
“還有, 以後只有田稅,沒有賦、也沒有徭役, 只要人革聯在一天, 就是這個稅制……”
“嗚嗚嗚……小人一家無以為報,總督大人真是天降聖人……”劉老根已經激動得難以自抑了。
“同志, 只要總督以後有需要, 哪怕是上陣殺敵, 我劉大孔也義不容辭……”
分田、畝斤稅、免除賦和徭役, 這對於這些佃農而言,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夢想了。
而獲得這些承諾的農戶, 迅速站在人革聯這一邊,甚至不少人都開始提出主動參軍的事情。
畢竟這些年, 隋朝各地不斷爆發起義,很多人都知道一些事情。
顯然他們已經知道人革聯,並不是那種江湖幫派,而是要逐鹿天下的起義軍。
每人10畝地、每畝每年1公斤田稅,還免除徭役和賦,只要是底層農民,就不會拒絕人革聯,這值得他們投賊。
鄭森花了三天時間,帶著秘書室完成了西田鎮的農改工作, 然後就開始分田,還有在鎮門口, 立了一個大石碑。
石碑上面刻寫了田畝法、田稅法、新度量衡的內容,以及標刻連長度,另外還有一公斤、一公升的標準石器。
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上, 看著已經鬱鬱蔥蔥的稻子,鄭森輕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