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炮區中。
有20個高嶺土坩堝,其中8個50公斤級別的大坩堝,8個20公斤級別的中坩堝,4個5公斤級別的小坩堝。
只見工兵拉著鐵鏈索,鉤在坩堝的四個耳上,分別鉤了將5個大坩堝、3個小坩堝。
這些坩堝中,是被熔鍊完成的球墨鑄鐵。
沒有錯,現在鋼鐵廠中被用於鑄造炮管的材料,並不是鋼,而且球墨鑄鐵。
之所以採用球墨鑄鐵,是因為目前鋼鐵廠的球墨鑄鐵工藝相對成熟,而且可以溶解成為鐵水。
而其他的中碳鋼、低碳鋼,暫時還沒有辦法到達鐵水狀態,只能達到粘稠的熔融狀態,很難用於直接鑄造。
更何況球墨鑄鐵的強度、韌性、硬度,都非常接近現代鋼材,比起這個時代的土法鋼,更具備優勢。
西方人的炮管,也是到了1870年之後,才逐漸採用鋼材鍛造的,至於真正的鑄造炮鋼,那還要等純氧電爐鋼的工藝成熟之後。。
因此,龍莎此時採用了價效比最高的球墨鑄鐵。
265公斤赤紅色的鐵水,被迅速倒入鐵模之中,而炮管鐵模的內芯是雙層結構, 一層熟鐵管直接接觸鐵水, 裡面還有一層銅管。
此時銅管內注滿了冷水,隨著鐵水倒入鐵模之中, 銅管內的水,透過一進一出的管道,迅速流動起來。
這是炮管內層水冷法,可以讓炮管的使用壽命提升好幾倍。
鄭森看著已經鑄造好的8門火炮。
“這是我設計的平等1—75火炮, 口徑75毫米, 炮管長度2.2米,全重420公斤,6條膛線,後裝, 採用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 最大射程3.5公里,採用銅殼尖頭炮彈,炮彈目前可以生產榴彈, 產量每個月在270枚左右。”
對於那些機械結構,鄭森倒是沒有什麼意外,畢竟這些都是後世的成熟方案,現在舟山鋼鐵廠的材料水平,大概相當於1800~1900年左右。
其中球墨鑄鐵的技術,雖然古代的西漢已經有相關技術,但後來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代,已經失傳了。
現代的球墨鑄鐵技術, 是西方人在1950前後研發出來的, 效能非常接近現代鋼材。
因此直接跳過前裝炮,進入成熟的後裝炮, 對於龍莎而言, 並沒有什麼難度。
不過鄭森倒是挺好奇一件事:“龍莎,平等炮的膛線你如何刻出來?”
龍莎笑著指了指遠處一臺膛線劃刻機, 那是採用牛作為動力的機床, 她解釋道: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透過冶煉方式, 製造出高硬度的鑽頭材料, 但是我們還有另一個方法解決。”
話音剛落,龍莎手上冒出一股強勁的電火花。
“原來如此, 你是透過這種方式,冶煉出高硬度的鎢鋼和高錳鋼的?”鄭森恍然大悟。
龍莎聳聳肩笑道:“你是當局者迷, 既然玄冰勁可以製冷,為什麼電流推動不能冶煉?”
“哈哈……這是我的錯。”
在這種存在特殊力量的宇宙,有時候是可以取巧的。
鄭森看著兩種款式的平等炮,一種是沒有輪子的,這主要用於戰船;另一種是有輪子的,則是計劃用於陸戰。
畢竟陸戰型的平等炮,全重才420公斤,完全可以用馬拉著推進。
鄭森想了想,吩咐道:“龍莎, 你讓炮彈生產部門,再生產兩種榴彈, 一種射程1000~2000米的重型榴彈,一種射程300~1000米的超重型榴彈。”
顯然他的這個方案,就是透過犧牲射程, 變相提升炮彈的破壞力。
畢竟在這個時代,哪怕是絕世高手,都不可能隔著300米攻擊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