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東南亞的海面上,這支艦隊幾乎是無敵存在,除了自然偉力之外,其他小國的海上勢力,根本沒有資格讓流求分艦隊全力出手。
被宣講官常穀雨召集過來15名高山人,分別來自流求州境內的十幾個原住民部落,他們的部落就是南島分支之一。
東南亞、太平洋海島、南西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其實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從閩越遷移到流求,然後才流求遷移到太平洋上的各個島嶼。
南島語系的內部分化程度,還沒有英語和德語的差別大。
因此高山人是可以和呂宋的南島人交流的,這也是常穀雨召集他們跟船的原因。
七月份的南海海面上,是強勁的西南風,好在流求分艦隊的船隻採用硬帆,可以逆風航行。
同時在航線選擇上,林三刀選擇走南海的東沙—黃岩航線,因為呂宋、流求的東面是著名的太平洋黑潮洋流,如果要去東瀛列島,到可以走那條航線。
但是南下呂宋群島,就不能走黑潮航線了。
旗艦吶喊號上。
只有林三刀這個艦隊高管在,宋魯、王忠、常穀雨在其他船上,這是遠洋航海的艦隊,必須採用的正常佈置。
避免艦隊高管在一艘船上,如果遇到突發狀況,還不至於被一鍋端。
由於是逆風,加上蒸汽機沒有啟動,艦隊航速並不快,大概只有6~7節左右。
炊事兵給林三刀送來了午餐,航海過程中,魚肉就是基本的食物標配,然後是大米飯、泡菜。
至於新鮮的蔬菜,目前只有耐儲存的冬瓜、山藥、馬蹄、茨菇、牛蒡、大蒜和幹辣椒。
一些葉菜類的蔬菜,只能在航行的前兩三天吃。
而水果方面,一般要看季節,同樣是選擇耐儲存的型別,比如青香蕉、柚子、檸檬、柿子。
或者攜帶一些水果罐頭。
至於傳說中航海必備的黃豆和茶葉,前者說是用來發豆芽補充維生素c,後者同樣說是能補充維生素c,這種“航海神物”還是留給某些穿越者自己用吧。
反正人革聯的航海船隊,都配備幹柿葉,用於泡水補充維生素c。
幹柿葉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百克幹柿葉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300~400毫克,而綠茶的維生素c含量,還不到幹柿葉的三分之一。
而且幹柿葉不含咖啡因,不會因為喝茶出現亢奮失眠。
人體每天需要的維生素c,大概在100毫克左右。
採用溫水泡柿葉,然後將水和葉子一起吞服,每天只需要30克柿葉,即可滿足人體的維生素c供應。
更何況船隊還儲備了可以長期保持的冬瓜、柚子等蔬菜水果,同樣可以補充一部分維生素。
其實以東亞作為航海起點,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沿途有非常多島嶼和陸地。
南下航線可以走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南洋群島—大洋洲,也可以走流求—呂宋群島—南洋群島—大洋洲。
西洋航線則可以走馬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西岸—德干半島—錫蘭島—波斯灣—紅海—南西洲。
東洋航線則可以走流求—琉球群島—東瀛列島—千島群島—白令海—北美洲。
如果熟悉太平洋環流,還可以走太平洋赤道航線。
這些航行之中,最危險的一條路線,也就太平洋赤道航線。
其他航行沿途都可以找到補給點,不需要像歐洲人那樣,在北大西洋飄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