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後世沒有類似的機動運輸車,主要是有鐵路、公路,和大功率的內燃機。
這種只能運輸幾十噸物資的大傢伙,不僅僅效率低下,而是還存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隻能在冬天應有。
毛子有大鐵路和相對完善的公路,沒有必要使用這種低效率的方式。
但是對於開拓時期的人革聯而言,一次性運輸20噸物資到冰天雪地的遼北、東鮮卑利亞,這不亞於一條鐵路。
或者說,北方的冰河道,就是一條條冰路,而且比鐵路還平坦。
畢竟河流在冰凍之前是液體,會自己找平,而鐵路只能人工找平。
連續半個多月,魯粥帶著技術員,一邊組裝剩下的19輛冰河機車,一邊培訓駕駛員。
實際上,冰河機車還有一個極限執行模式。
那就是多掛一些車廂,可以將有效載荷提升40噸,只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機車速度會下降到每小時25公里。
對於那些不考慮時效性的東西,倒是可以透過加車廂的方式,增加運輸量。
其實這個速度已經不錯了,畢竟蒸汽動力的內河運輸船,最快也就15節左右(大約每小時27公里)。
遼東州以這些冰河機車,組建了冰河運輸公司。
20輛冰河機車還沒有辦法滿足整個遼東州的需求,主管遼東州陳信,連忙向蒸汽機械廠下了200輛冰河機車的訂單。
陳信甚至舉一反三,打算明年用這些冰河機車改造成推土機和壓路機,修建一條人工冰路。
人工冰路也不需要像運河那樣深,只需要有水面即可,然後在冬天來臨的時候引水結冰。
淺水面反而可以讓冰層和土層結合在一起,增強冰路的承壓能力。
而陳信又想到,遼東州雖然冬季漫長,但是如果選擇這種一季水稻,也是可以種植的。
乾脆在這些河道的兩岸,選擇合適的低窪區域,改造成連續的水稻田,收割水稻之後,引水冰封水稻田,變成大片的冰路。
而水稻田冰封后的人工冰路,可以上馬大型的冰河機車,暫時替代鐵路的一部分功能。
要知道現在的人革聯已經有5000馬力級別的大型蒸汽機了,5000馬力的蒸汽機車,完全可以帶動500噸左右的重量。
這樣一來,遼東州在冬季的交流條件,反而可以高於夏季。
畢竟此時的遼東三大平原之中,存在大量的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冬天都會被凍得硬邦邦,完全可以稍微改造一下,變成冰路交通網。
而夏季的時候,這些沼澤地反而不好透過,船隻怕觸礁、水草纏繞,馬車又怕陷入泥潭。
陳信很快就制定了一份遼東州交通規劃方案。
該計劃中,他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遼東運河專案、遼東冰路專案。
要挖通遼水、松花江,疏通黑水、鴨綠水,同時建設覆蓋遼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北平原冰路交通網。
看起來工程量非常龐大,實際上冰路的建設是一舉兩得,一方面作為夏季的水稻田先開發,等到冬天就引水冰凍。
只需要在開墾水稻田的時候,提前規劃好路線,就不會有大問題。
甚至陳信還沿著遼水,用壓路機壓出一條簡易的道路,然後利用蒸汽抽水機,在遼水冰層下抽水,形成了一條實驗性質的冰路。
然後安排了馬拉雪橇貨車、狗拉雪橇車、馴鹿雪橇車,在這一條簡易冰路上執行。
執行效果非常不錯,其中馬和馴鹿的拉力最好,特別是東北馴鹿,兩頭馴鹿就可以拉動800公斤的總重,它們還非常適應寒冷的氣候。
這個時代東北馴鹿的活動範圍,還沒有徹底退出遼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