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
青州古城,人間四月。
趙府後宅,清婉婦人獨倚欄杆,獨自凝望荷塘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突然後面傳來一陣腳步聲,婦人回過神來:“夫君,你回來了。”
“夫人,這天下變了。”趙明誠滿臉哀愁的坐在一旁。
婦人輕拂髮梢,給趙明誠倒了一杯熱茶:“暖一下脾胃,這初春乍暖還寒,莫著涼了。”
趙明誠喝了一口熱茶,他倒不是為大宋惋惜什麼,而是人革聯主宰天下之後,根本不需要地主和舊文人。
這導致趙明誠等人要麼去開小店,或者去鄉下種田,想憑藉四書五經當官,根本沒有任何渠道。
他嘆息道:“咱家只剩下60畝薄田,這日子以後要如何是好?”
“夫君,我還有一些首飾,拿去典當點錢吧!”婦人倒是沒有自怨自艾。
趙明誠搖了搖頭,苦笑道:“現在哪裡有典當行?要典當只能去官營的博物典當行,幾件首飾不值錢,留著吧!”
人革聯對於舊時代經濟體系的打擊,是系統性的毀滅。
典當行這種行業,本身就需要大資金、大背景才可以做,現在之前的富人階層損失慘重,殘留下來的也沒有了土地,只能做小本經營的個體商戶。
就算是有人家裡面存有大量金銀珠寶,那也不敢拿出來。
至於拿真金白銀去供銷社大肆規模糧食之類,供銷社根本不承認金銀銅,只能使用紙幣,而且每個人要拿身份證去購買,每個月都有定額。
那些試圖擾亂市場的投機分子,人頭已經掛在菜市場門口了。
現在趙明誠是愁容滿面,雖然因為家風比較好,他家裡面的幾千畝耕地都用贖回的方式被徵收的,但是當地也只給了32萬元的補償金。
32萬補償金看起來不少,如果是普通民戶,這筆錢都足夠五口之家吃用十幾年了。
但是趙明誠要研究金石和考古,夫妻倆又不擅長經營,只能坐吃山空,這樣下去,這幾十萬補償金不夠他用幾年。
除非他願意放棄研究金石和考古,迴歸到農耕,或者做小商戶,不然這些錢是不夠用的。
而更加麻煩的事情,是他家裡面的農田要是連續拋荒3年,經農業司和鄉農會的確認之後,這些田會被強制沒收。
對於這些茅坑不拉屎的傢伙,直接給他們來一個釜底抽薪。
至於請人耕種,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低工資要保證不低於農場員工,即每月4500元,或者每天150元,如果工作期間農民工發生意外,僱主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個工資標準,直接扼殺了請人耕田的動力。
就算是採用粗耕,一個人可以耕種幾十畝,但幾十畝地的一年農業產值幾萬元,請一個人耕種一年,至少需要支付5.4萬工資,還有承擔工傷的巨大風險。
請問你請不請農民工?
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請農民工。
至於官營農場為什麼敢制定如此高的工資標準,那是因為大機械的規模化生產,一個員工可以管理幾百畝耕地。
而且人革聯又不需要壓榨勞動力,高工資有利於提升員工積極性,也可以實現讓利於民。
這也導致民間的個體商戶很難擴大,因為工資給得太少,不僅僅違反法律,而且員工為什麼不去官營工廠和官營農場幹活?如果工資和官營企業持平,那盈利又會大幅度減少。
因此民間的個體商戶都是以夫妻店、父子店之類的家庭為主,很少人會僱傭正式員工。
現在趙明誠一家人,就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之中,要麼去鄉下耕田,要麼在城裡面打工,或者開小店。
本來趙明誠還想去應聘青州中學的教師的,結果人家校長讓他去青州新學堂回爐重造,取得新學畢業證書之後,再透過思想評估,才是可以向學校投簡歷。
白玉樓可沒有囫圇吞棗,如果接納這些舊文人進入教育系統和文化系統,會遺害無窮。
現在境內的學校教師、各地宣講官,都是白玉樓的學生、秘書官,還有政務速成班、軍隊退伍兵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