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心一家三口一走,外面聽熱鬧的也各回各家,周圍這才安靜下來。
陳魚招呼陳希跟陳木吃飯,她剛才都在懟人,飯都沒吃飽。
“陳希,把飯給你奶端去。”
陶小娥盛了一大碗米飯,米飯上夾了滿滿的菜,讓陳希端到一旁的房間裡去。陳魚這才反應過來,剛才屋子裡除了她們,她奶奶還在呢。她們的爭吵,奶奶一定聽到了,可她聽到,卻沒有出聲調解。
而且陳梅心也沒有說要找奶奶出來幫她說話,就好像家裡沒有這個人一樣,真是奇怪。
奶奶住的那件房門是敞開的,裡面一片漆黑,陳希把飯端進去後,沒一會就又出來了。陳魚從原主的記憶裡知道她奶奶葉老太年紀不算大,六十多。前兩年幹活的時候摔斷了腿,不方便走路,平日裡就呆在房間裡不出來。
吃飯有人有人端,洗澡水有人送,便桶也有人幫忙著清理。當然這些事多是陳木在做。
葉老太的一生跟這個國家的命運一樣,跌宕起伏。
十六歲嫁人,十七歲生了一個兒子,還沒滿月便夭折在襁褓中。隨後五年生三,有了陳敬華、陳眉心跟陳堯東。
陳木的父親陳堯東是家裡老么,他十五歲去當兵,頭兩年還收到其寄的家信,後面就杳無音訊,這一失聯就是7年。再回來時,他身邊跟了一個五歲的毛頭小子,那就是陳木。
陳堯東當兵回來後,對自己這9年的遭遇隻字不提,更沒有提及這孩子母親是誰在哪,怎麼只有孩子來了。他在家中呆了一年,就又接到任務,消失了。這一消失就再也沒有回來,那會陳木6歲,葉老太46歲,陳魚的弟弟陳希剛出生。
葉老太身子骨硬朗,她原打算自己一個人帶著陳木生活。不管陳木娘是誰,他畢竟是自己孫子,得養育他成人。但因為陶小娥生產需要人照顧,沒有辦法,葉老太便帶著陳木住進了陳魚家中。
說也奇怪,陶小娥這個人小毛病不少,但跟葉老太的相處中,當真是一次臉都沒紅過,並沒有村裡其他人說的婆媳關係。
“你剛才那麼說你姑,不怕你爹回來揍你?”
陶小娥一本正經地問道,陳魚眼尖看到她嘴角的笑意。其實陶小娥老早就想這麼對陳梅心了,誰讓她三番五次過來討便宜。但顧忌著陳敬華,這才忍著。今天陳魚這番話真正懟到她心坎上去了。
“我尋思那些話也沒有很過分吧。”
陳魚回想了遍,沒有人身攻擊也沒有說髒字,這波輸出乾乾淨淨,哪裡很過分。要說過分的還是陳梅心,那些話她怎麼說出口的。
“就怕你姑回頭找你爹告狀,添油加醋說一波。”陶小娥給陳希碗裡夾了塊雞蛋。
“爹不是這麼不明事理的人吧。”
“你爹這個人,保不準。”
原主記憶裡,她父親陳敬華是個很看重親情的人,但僅限他自己這邊的親戚,對陶小娥孃家那邊的人就沒這麼好了。
“媽,爹今天又不來家吃飯啊?”陳希吃著雞蛋問陶小娥,“爹他昨晚贏錢了不?”
陳敬華從去年開始好上了打牌,之前打的頻率不高,只有下雨天不用幹農活的時候打幾把過過癮。現在癮大了,不單單是雨天,連大好的晴天也經常跟村子裡幾個同好的人去隔壁村組局,成天成晚不著家,地裡的活都是陳魚在做。原主倒是想讓陳木退學跟她一起幹活,但這事被葉老太阻止了。
平日裡陳魚的行為她不管,但是陳家的孩子,只要他想念書,就必須給他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