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魚還在想這事,陶小娥換了話題,“你到鎮上幹嘛去了?”
“陳木腳受了點傷,他們老師過來讓我去看一眼,不過現在沒事了,沒多大毛病,就是拐了一下。”
陶小娥點點頭,“就這麼點小事還要請家長?他難道不知道你忙嗎,以為你跟他似的,除了讀書不用幹活?”
“媽,他讀書也挺忙的。”
陶小娥瞪了她一眼,“你還替他說話?”
陳魚聽話,閉嘴靜了音,怕說多了,陶小娥追著問細節。要是說自己還出了醫藥費,她怕陶小娥會先廢了自己。
一開始說讓孫書成出這筆錢,陳魚後來一興奮就忘了這一茬,並不是孫書成想的那樣。他覺得是陳魚的大方,其實是陳魚的不小心。走到半路上,陳魚才想起這件事,但是回去要這一塊兩塊的吧,又放不下這個面子。最後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陳魚覺得這錢出了就出了吧,陳木也不是別人,他可是書中主角。
給主角出醫藥費,多少人想卻想不了的。
這錢陳魚出行,陶小娥知道,不行。陳魚扯開話題,問,“媽今天賣的怎麼樣。”
“唉,你還別說!”陶小娥一聽這個立馬來勁了,“今天栗子村來了幾個人,買了好多蠟燭火柴。你猜今天賣了多少錢?”
“多少?”
陶小娥比了個數字。
“三塊?”
陶小娥搖搖頭。
“三毛?”
陶小娥拍了下陳魚的胳膊,“阿魚,你存心的吧。賣了三十!”
“三十?”這下連陳魚也驚了,下意識問,“你坑人家了?”
“什麼話,我都是按你說的價格賣的呀。他們買了好多,估計是一個村子的量。”
“是嗎?”陳魚事覺蹊蹺。但陶小娥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是一個村子派代表過來買,確實要買很多。
“栗子村是給咱家送兔肉的那小子的村吧。”
“好像是。”陳魚記得顧清是在栗子村,“媽,你想到了什麼?”
“你說會不會是他妹妹跟他說我們家開了小賣部,然後他又跟他們村裡人講。來我們村買東西總比去鎮上要近,你說呢?”
“應該是吧。”
陶小娥話雖然有點繞,但有點道理,可陳魚不想糾結是不是顧清說得,她好奇栗子村的人為什麼會一次買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