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侯嘉錫眼裡,元霄可以說已經是逆天的存在。
一口氣發表了元素週期表和牛頓三大定律,這兩項已經被證實,各屬於化學界和物理學界里程碑的發現。
聘請元霄做國立大學的客座教授,其實就是沾點名氣,互惠互利。
過來講課,也就是個形式流程而已。
以元霄目前的資歷, 就是過來說個相聲,也有大把的人聽。
故此侯嘉錫並不是很看重講課的內容。
還不如說,讓元霄過來露露臉,吹吹牛,說說兩大發現的過程,絕對火爆全場。
但元霄不是這麼看待問題。
他是一名極具責任心、富有愛心和教育精神的優秀老師。
這到國立大學上課,是個很好的機會。
一大把新鮮的韭菜呢。
必須果斷要出手!
結束和侯嘉錫的通話, 元霄陷入了思考。
講課,那肯定要有些內容。
總不能真的按照侯嘉錫的想法, 過去談兩大發現的過程。
哪有什麼過程,總不能說是自己系統搞出來的吧。
不能說不能說。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講課,說什麼內容。
他掌握的知識點不少,可也不能隨便就出現一個新理論。
琢磨著,他開啟電腦,搜尋看看最近都有什麼大事。
他的微圈大號被全面封殺了,根本用不了。
現在只能註冊一個小號。
不過這個小號,由於沒有實名認證,所以釋出不了任何的資訊,只能瀏覽。
元霄點開微圈國際版,關注下最新的動態。
和以前一樣,最熱門的還是考古、機甲板塊。
而最近比較火爆的,還有化學物理兩個分板塊。
這些都是元霄重大發現帶來的流量。
化學板塊,幾乎都是新元素的發現,以及伴隨的相關應用。
元素週期表, 可以說囊括了整個宇宙世界絕大部分的元素。
按照元霄以前說的, 表以外或許還有新元素。
只是原子核太大的緣故, 這些元素極度不穩定。
人工製造出來,也很快就會衰變。
研究製造的意義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