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章 世界屬於牛頓

按照牛頓理論進行計算,它的軌道總是出現重大的偏差。

一開始的時候,物理學界包括天文學界的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元霄釋出的牛頓三大定律是錯誤的,緣何計算其他一些行星的時候,算出來的軌道和觀測到的一致。

但如果牛頓定律是正確的,怎麼到了第七行星這裡,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

這裡面,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

元霄看了一眼,他就笑了。

這個答桉很簡單,他所在的藍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最初的時候,也有研究者給出了正確的預測:第七行星的附近,肯定還有另外一顆行星。

但是這個假設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因為這個世界天文學基本上還是空白,恆星系圖不完善的年代,光靠望遠鏡在天空中尋找一顆行星,估計幾十上百年都找不到。

不過世界不缺乏聰明的人。

有人想透過計算攝動的效果,反推出這個行星的位置,然後再觀察。

只不過這種方法沒有固定的演算法,它需要計算者不斷地進行假設,並根據觀察結果修訂假設。

很快絕大部分的研究者,認為無法實現。

遺憾的是,世界上永遠不缺乏有恆心和毅力的人。

九月二十三日的時候,一名來自同盟的研究者勒唯,在自己的微圈發表了重大的發現。

詳細的計算過程他沒有給出,只是宣告使用的牛頓定律。

最終推算出那顆可能存在的行星的位置。

這等於說,給出了明確的座標。

當天下午,同盟的國立天文臺就發表宣告,按照勒唯的計算結果,確確實實發現了這顆行星。

布魯雅恆星系第八顆行星被發現了。

重要的不是整個恆星系增加了一顆行星,而是這個結果,徹底驗證了牛頓定律的正確性。

普琳希斯公國中科院副院長、牛頓定律的稽核者、翻譯者周正毅,很快也更新了自己的微圈。

今天,世界屬於牛頓。

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透過計算而被發現的行星出現了。

這個結果,屬於全人類。

而有這樣的結果,全部因為元霄老師偉大的發現——牛頓三大定律。

這是物理學界的豐碑,難以逾越的高度。

正如發現者元霄老師說的,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現在,我可以大聲地疾呼。

這個巨人,在我們的世界出現了。

物理學界將迎來全新的巔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