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之後,元霄聯絡了公國首都的曙光出版社的錢編輯。
這個錢編輯,當初在元霄出版《自然定律》的時候幫過大忙。
一不小心把原定印刷三千本,搞成了三十萬本。
好在最後都賣出去了,出版社還賺了點錢。
錢編輯對於元霄,那是感恩涕零。
聽完前因後果,錢編輯渾身發抖:“您是說,準備讓我們出版社,印刷這批書籍?”
兩千本的考古書籍,算一算簡直就是超級大訂單了。
光是提成,就足夠自己買房買車。
“我相信你的業務能力,”元霄認識的出版社人脈有限,“於光主任那邊,也需要你幫忙說明一下。
此外具體書籍印刷的數量,這塊是你們的專業領域。”
兩千本考古書籍,並不是所有都是暢銷書或者名著。
當然要有數量多少的區分。
錢編輯非常激動:“伯爵大人,這件事情您就放心好了,我馬上彙報。”
一個小時後,出版社回話了。
於光主任,將親自帶領團隊過來,現場對書籍進行評估。
根據評估的結果,再決定每本書的初次發行數量。
這個團隊裡面,還包含公國不少著名的文學家,以及一些考古學者。
關聯性的東西越多,參考意見越具體,最後的結果才能越滿意。
“只是這費用的話……”錢編輯小心翼翼地問。
“這是推動世界文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元霄語氣慎重,“我也想和貴公司商量。
第一批的印刷發行,我打算以免費的形式提供給全世界。
但是一本書一人只能限購一冊,而且購買地點必須是裡倫威爾。
因此第一期的印刷費用,我將以市政支出方式進行,希望你們能提供成本價。
至於後續印刷加量等二次發行,則是按照正常的規矩走。”
“我一定和領導溝通,將您的意思說明清楚,”錢編輯淚流滿面,不愧是心繫世界的伯爵,“我相信這塊的阻力不大。”
第一次哪怕出版社貼錢,如此數量眾多的書籍,二次發行等後續,絕對能將錢賺回來。
畢竟大家都是文學領域的工作者,最關心的還是對世界文學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