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網路,具備天然的人氣流量,很大程度上,縮減了作品成名的週期。
這又是讓傳統作家羨慕嫉妒恨的原因。
原本他們只是認為,元霄不過是小打小鬧。
但正式發表之後,他們隱約感覺到了潛在的威脅。
長此以往,誰還會去看付費的紙質。
元霄的這種模式一旦成立。
那麼未來很可能變成先網路釋出,人氣上來之後,書籍再實體化。
實體化的書籍,變成了真愛粉的珍藏。
意義完全不一樣。
故此,傳統文學界的反對,那是不遺餘力。
夏氏集團總部,面對前來請示方案的員工,楊雪慧擺了擺手。
這次,是網路正面衝擊傳統文學市場。
第一步最為關鍵。
接下來,就要看元霄的動作了。
夏晚晴本身段位不夠,她的粉絲基礎也薄弱,根本無法撼動傳統文學的大樹。
風雲館。
學生們都圍在元霄的身後。
“沒想到這般文學家說的這麼難聽,”夏晚晴氣鼓鼓的,“大不了我不發表了。”
“那可不行,”元霄笑了,“太監可不是好習慣。
再說了,任何創新帶來的質疑,那是肯定有的。
放心吧,這一塊就交給老師了。”
夏晚晴目光柔和了下來。
元霄開始打字。
網路文學的開創,我相信這樣的事情,會把文學的蛋糕越做越大。
所謂的文學,究竟是為什麼而產生的?
一定是為了讀者,引起他們的共鳴、思考、接納以及認可。
這一點我始終認為,也正如我強調過的。
文學最大的作用,就是它的一無是處。
不管是傳統文學,還是我現在推行的網路文學。
都離不開這樣的定律。
所以,我們應該看清楚網路文學的本質。
它符合了它的讀者,帶來閱讀的愉快,帶來生活的解乏。
也許它不能告訴你什麼大道理。
但一定可以豐富你的生活。
這就是文學另外的、看不到的作用。
一旦它成為這樣的存在,所謂的一無是處,也就不存在了。
在這裡,我希望所有人,以平常的心態,去見證一個新事物的誕生。
是否低俗庸俗,它的判斷不在於某些人。
審定它的,只有它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