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章 質疑和否定

這個世界還是有能人的。

侯嘉錫轉發元霄的文章後,隨即寫下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元素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律,這是我們化學界一直摸索的方向。

早年,特倫喬格帝國曾經發布發現“元素週期表”的宣告。

不過遺憾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依舊沒有看到任何的進展。

結合元老師今天給出的話題,我有理由相信,元老師考古發現的,是元素週期表。

只是這個週期表,是否符合我們心目中的預期,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才能核實。

侯嘉錫看著一般般,但他其實在普琳希斯公國的化學界,有一定的地位。

公國的國立化學實驗中心,他是副主任。

他這麼登高一呼,頓時就將一部分的質疑壓下去了。

對待考古新發現,始終要有個謹慎的態度。

沒有確定結果出來之前,胡亂的表態,也許最終打臉的是自己。

侯嘉錫用自己的行為,給普琳希斯公國的化學界做了個表態。

連帶著藩屬國的裡倫威爾,叫囂聲也小了很多。

然而,就在眾人還在觀望的時候。

一個來自聖博思克聯邦的帖子,再次點燃戰火。

帖子的釋出者是實名認證的,名字叫做:辛格。

全文如下:

非常有意思的觀點,咋一看確實有點理論支援的依據。

但是,實際上我們聯邦的化學界,才是世界化學界的鄰頭羊。

一直以來,我們也在致力建立屬於我們原生文明的元素週期表。

而且,我們有了重大的突破。

但是,我們排列依據的根本,是不同元素的原子量。

所謂質量決定屬性的一切,我們認為這才是標準的元素週期排列表。

原子量的測量,也可以請世界各國的化學家進行技術核准,這對於現代化學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這位來自裡倫威爾城市國家的高中老師。

標榜的以核外電子數作為原子序數,從而決定元素的排列順序,我個人認為,不過是極其偏門的偶然。

大資料中偶然發現的規律,進而認為自己理論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