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我叫吳應熊

就這樣,吳應熊終於跟這自己的老爹吳三桂在昆明相會。吳應熊作為一個穿越者,終於也摩拳擦掌準備開始自己的謀劃。

當時僅僅七歲的吳應熊雖然參與不到政事中,不過吳應熊有自己的辦法。古時候收攏民心最重要的方法是什麼?其實只是能吃飽而已,這個時候土豆和紅薯早就已經傳入華夏了,而且在福建、廣東沿海已經種植了很多,這些地方的地盤都屬於平南王和靖南王的地盤。

吳應熊稟明吳三桂之後,寵愛兒子的吳三桂只當自己的兒子胡鬧!當即令人給靖南王耿繼茂、平南王尚可喜傳了資訊,耿繼茂和尚可喜一向以吳三桂為首,面對吳三桂簡單的請求當即令手下運了幾百車番薯、玉米、土豆到平西王府,而且還附送了幾百個熟悉種植土豆、玉米、番薯的農民!

吳應熊看著運回來的土豆、玉米、番薯是驚喜萬分,戰亂之後缺糧是必然的,而且大批的土地閒置,吳應熊令這些熟悉種植的農民把所有的土豆、玉米、番薯種植了下去,還特意的準備了三塊一畝的試驗田分別種植這三種作物。

而吳三桂根本沒有把吳應熊的做法放在心上,當土豆、玉米、番薯成熟的時候,吳應熊應是拉著吳三桂到了收穫的現場。

當吳三桂看著收穫上來的玉米、土豆、番薯,統計下來一畝的土地上番薯十石、玉米和土豆差不多也有五石。

吳三桂有些目瞪口呆,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主要作為口糧的水稻、黍麥最高產量也就畝產兩石多而已。

吳三桂吶吶的說道:“我兒,這些東西真的能吃麼?”

吳應熊沒說話,揮手招了為首的一個滿臉麻子的農民到前:“張二麻,你跟我父王說說。”

張二麻彎著腰就向跪下,吳三桂大手一揮:“好了,別跪了!你先跟本王說說!”

張二麻這才說道:“啟稟王爺,番薯不管是生吃還是煮熟就可以吃,玉米像小麥一樣磨成面也可以吃,土豆煮熟也可以食用。”

吳三桂又問道:“味道如何!此三種作物產量如此之高為何本王未曾聽過!”

吳應熊這時說道:“父王,味道如何晚上讓廚子做一桌子就知道了!而且這三樣作物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父王自然未曾聽過!”

吳三桂忍不住把年僅七歲的吳應熊抱了起來:“我兒怎麼會知道如此之多?”

吳應熊嘚瑟的說道:“我在京師六年,整日也無所事事,只能在府裡看書習字,而且接觸了不少西洋傳教士,所以知道了不少西洋的事情!”

吳三桂哈哈大笑:“我吳三桂老來得子,總算是後繼有人啊!熊兒當真是我的麒麟兒啊!”

晚上吳應熊特意吩咐廚房做了土豆燉牛肉,烤番薯,番薯粥,玉米麵饃饃……至於古代不準殺牛?堂堂平西王世子肯定不在其列了。

吳三桂晚上特意大宴群臣,一鍋土豆燉牛肉吃的一群人是讚不絕口,當聽到玉米、番薯、土豆的產量時更是對著吳三桂和吳應熊馬屁連天。

自此以後吳三桂感覺到吳應熊的不凡,處理政事,軍事都帶上了吳應熊旁聽,說起來吳應熊其實在這些方面算不上什麼天才,但是誰叫吳應熊是個穿越者呢?總是能把融合後世最先進的理念結合雲南的情況給出最合適的意見。

兩年下來,在吳應熊有意無意的提醒下,吳三桂徹底控制住了雲南,不同於歷史上吳三桂靠著武力橫徵暴斂掌控雲南,讓雲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現在的吳三桂愛民如子,減低賦稅讓雲南的人民都能吃飽飯,尊重各民族的信仰習慣、鼓勵發展商業等等。

雲南的老百姓的小日子過得是火熱朝天,比沐王府以及永曆皇帝統治時期不知道強了多少,自然對吳三桂父子是分外的愛戴。

軍事上,雖然吳應熊只懂一些軍訓時學到的東西,不過吳三桂以及麾下的將領本身就身經百戰,結合吳應熊所說的軍訓內容,總結了一套練兵的方法,吳三桂麾下的軍隊戰鬥力又提升了一個檔次。加之吳應熊無聊的時候給吳三桂講了一些前世看的特種兵系列電視劇,以及火器的發展前景,吳三桂已經生出了組建一支類似特種部隊的心思,以及在各地蒐羅起製造火器的人才準備組建火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