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華說道:“西華一介江湖人士,落腳之地就是歇息所在!”
吳應熊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府裡賬房帶些盤纏,多拿些銀兩,你為我平西王府辦事,自是不會虧待與你!”
李西華聽著並不拒絕,就算是江湖人士,也需要吃喝拉撒啊!站起來抱拳說道:“謝小王爺!西華告辭!”
吳應熊也抱拳說道:“我就在京中等西華的好訊息了!”
隨後李西華轉身離開了議事廳,吳應熊瞅著李西華離去的背影,嘆了一口氣,說道:“希望能找到人吧!”
蘇荃輕聲說道:“都怪龍兒沒用,沒有幫相公找到人!”
吳應熊回過神,摟著蘇荃的手感受著手中的細膩柔軟,輕聲說道:“此事不能怪你,江浙之地本就是我平西王府勢力最弱的地方,那裡的官員百姓也都跟我平西王府不太對付,而且又不知道戴梓人具體在哪裡,自然是難找到了,希望這李西華不要讓我失望!”
蘇荃點點頭,帶著些許好奇的問道:“相公為什麼這麼重視這個戴梓?”
吳應熊輕聲說道:“因為火器!”
蘇荃眉頭微微一皺,說道:“火器?王爺這幾年不是一直在蒐羅製造火器的人才麼?不過以龍兒看來,火器這東西不堪大用,容易啞火、炸膛、下雨天就不能用,射程也跟弓箭差不多而已,還不如妾身的飛刀好用!”
吳應熊笑了笑,蘇荃說的沒錯,之前因為有了吳應熊的提醒,吳三桂這幾年的確很重視火器,可惜明清時期用的鳥銃都是火繩槍,受環境制約因素太大,平常倒也還好,一到了雨天根本派不上用場,不過火銃也不是像蘇荃說的這般沒用,要不是當年前明的軍備鬆弛,憑著火器也不會讓滿人如此輕易的得了江山!
吳應熊不是啥軍事大咖,對槍這東西也不懂,但也知道這時候裝備的是火繩槍,如果能大規模裝備燧發槍的話,缺點也不會這麼多了。
而早在明末的時候火器專家畢懋康就發明了燧發槍,記載在《軍器圖說》裡面,可惜的是,畢懋康自個一生就浮浮沉沉,加之恰逢朝代變遷,古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差,到了康麻子穩固了政權後,更是在民間嚴格管制火器,最終讓我堂堂大華夏的火器研究停滯不前!
吳應熊沉睡之前,跟吳三桂說了研製火器,可吳三桂說到底思想也前衛不到哪裡去,蒐羅了人研究,可研究的也是火繩槍,至於這勞什子燧發槍卻沒有關注過!
吳應熊一醒來就進了京城,也是在蘇荃的慢慢講述中才瞭解到這些事情,當時腦海裡就冒出了一個名字‘戴梓’!
戴梓這人很不簡單,一身的才華先不用說,更是製造、改進火器的一把好手。有確切史料以及實物流傳到後世博物館的子母炮就是他一手監造而成。
子母炮又兩種,一種叫做沖天炮,另外一種則是輕型火炮。
沖天炮是一種短管、高仰角、發射爆炸彈的火炮。炮身長2.1尺,重280330斤,炮身兩側有炮耳,安於四輪炮車上。發射空心爆炸彈,彈重二三十斤。
當年康麻子率軍二次親征噶爾丹時,就帶上了子母炮,在昭莫多戰役中,子母炮大顯神威,僅向噶爾丹大營開了三炮,敵軍就嚇得敗逃。
另外一種輕型火炮重不過百斤,威力雖然比沖天炮小一些,可卻更便於攜帶!
更不用提傳說中戴梓此人曾經研製出連珠火銃,可以儲存二十八枚彈丸和火藥,好似機關槍一般的發射!
連珠銃是不是存在,吳應熊沒法確定,畢竟以現在的科學水平和製造工藝來看,很難做出這種bug搬的武器!
不過子母炮和燧發槍卻是實打實的能做出來大規模裝備,這才是吳應熊想要的,子母炮的威力自不用說,乃是攻城的利器。而燧發槍配上刺刀對普通士兵也是質的提升!
想到此吳應熊向蘇荃說道:“龍兒,你要知道不是人人都像你這般武功高強,而弓箭手更是需要天賦以及後天大量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而火槍兵則不需要那麼麻煩了,只需要他掌握好開槍的技巧,千軍萬馬中也不怕他射偏了,如果在把火槍的一些缺點給改進,我平西王府的軍隊將戰無不勝!”
蘇荃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相公說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可是真的有戴梓這個人嗎?相公在哪裡聽說到的?我派人在杭州找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這個人!”
蘇荃所問的,也正是吳應熊心中所擔憂的,戴梓這人蘇荃派人找了這麼久卻沒有找到,這個世界有沒有戴梓這人先是一個問號!
其次,戴梓此人估摸著想收為己用,難度也不小,這人在歷史不過一介書生,一聽到吳三桂造反,立馬投筆從戎,幫著韃子平叛,立下了不少功勞!想必家裡有不少人是當年‘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受害者!
現在吳應熊只能期盼戴梓是出去走親訪友、或者遊玩沒在杭州所以才沒被蘇荃派去的人找到!又期盼李西華能儘快找到戴梓,並且勸服!
算起來自個進京也有小半年的時間了,馬上就要到康熙九年了,留給自己的時間並不充裕了,在等兩年就算自己不動手,康麻子也要著手削藩了!
想到這,吳應熊心道:“也不能完全把希望放在戴梓身上!”於是向蘇荃問道:“龍兒,最近昆明有沒有訊息傳來?燧發槍研製的怎麼樣?”
蘇荃說道:“頭幾日有信傳來,倒是有了些成果,不過想要大批次製造目前來看還需要等很長一段時間,王爺在信中還說,過幾日會讓人送一把手銃樣品過來!”
吳應熊聽著嘆了一口氣,心裡更想快點把戴梓收入囊中了,戴梓這人其他的不說,仿製和改進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歷史上,歐洲人給康麻子進貢了不少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火器來炫耀,而戴梓往往不用幾天就能仿製出來而且改進的更好!子母炮就是根據弗朗基炮改制而成,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最先進的熱兵器了!
多想也無益,現在也只能靜靜的等待,然後在期望昆明城裡之前招攬的工匠給力了!
吳應熊也沒再繼續在議事廳待下去,攔著蘇荃和雙兒去花園喝茶去了!
PS:弱弱的問一句,‘鹿鼎記’雖說武學衰弱,不過高手還是有一些的!戴梓所監造的子母炮輕的只有90斤左右,強壯點的成年人都能揹著就走!當然考慮到不是就揹著走一會會,所以普通人不考慮,只考慮修習過內功的高手。假如陳近南的武力值是一百,武力值超過七十五的人就可以輕鬆揹著百來斤的東西長途奔襲,可不可以一統江湖後,組織幾百號武林高手揹著子母炮趁著夜色炮轟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