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蓉市一間專業的錄音棚裡。
“張老師。”
“張老師您好。”
當地幾位小有名氣的樂手正恭敬向林慕問好,幾人臉上都帶著崇拜的表情。
林慕點點頭,微笑道:“今天麻煩幾位,幫我再弄一個伴奏帶。”
這間錄音棚是劉強幫忙找的,幾位樂手也是劉強的朋友。
之前那首《以父之名》的伴奏帶林慕就是在這裡錄的。
不過後來因為自己一時衝動,這個伴奏帶沒用上。
“純粹的聲音”下一場錄製是在後天,40進10。
走到40強,一共出了四首歌,大威天龍現在的名氣已經差不多了。
優秀詞曲人的牌子也立起來了。
等後面搞個音樂工作室出來,掛上大威天龍的名頭,賣歌的價格就能蹭蹭蹭地往上提。
再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沒名氣,好歌賣不出好價錢。
目的達到,就沒必要再走下去了。
林慕不想當歌手,那樣太高調了,而且累死累活的,也多賺不了幾個錢,名氣大了還容易被人把狗仔的身份給挖出來。
所以,40強已經夠了。
下一場的歌他已經想好了,是一首很土的口水歌,足夠把自己淘汰了。
今天要錄的伴奏帶,就是這首歌。
半個小時後,幾位樂手按著譜子合奏了一次,表情都有點古怪。
有人忍不住對林慕問道:“張老師,這首歌真是您寫的?”
林慕點點頭:“有什麼問題嗎?”
“沒問題,旋律還挺上口的,就是感覺......”
幾人面面相覷,猶豫好半天,其中一個膽子大點的才低聲說道:
“好像有點土。”
在上次給張老師的《以父之名》做了伴奏帶之後,幾人都對這首歌極其驚豔,也對張老師的才華非常佩服。
這次來甚至連錢都沒收,抱著學習先進音樂的態度來的。
可沒想到,這次張老師的風格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一下從那驚豔冷厲的高階洋氣,變成了現在這首的低端土氣。
“真的很土?”
林慕問道,面帶希冀。
那個說土的年輕人正要說話,旁邊一個年紀稍大的連忙打斷他,呵呵笑著道:
“其實也不能叫土,應該叫......喜慶。”
“對對,喜慶,喜慶!”
幾人連連附和。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