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寄給報社,他有九成的把握,這個督察涼了。
他毫不懷疑報社的記者,在收到他來信之後,會不會登報發表這樣的一篇書信格式的文章。
又有話題度,又有爭議性,還牽涉到職場歧視,簡直是大賣之作。
一封信通篇下來,措辭並不嚴厲,而且內容也沒有點明這個督察的名字和具體的事件內容。
但越是這樣就越容易引發民眾的猜測和議論,低學歷的人,才是佔據這個社會構成的主要人員。
抨擊周瑜學歷垃圾,就等於是在說他們這幫人更是無知小民,這樣歧視學歷低的人,當上警隊督察,對他們能有好嗎?
再加上記者的添油加醋,香江可是這些無冕之王的地帶,扒出這個學員叫做蔣子豪的資訊來,不是什麼難事。
蔣子豪的名字一出,他就完蛋了。
傳著傳著就難免會引發上面的關注,沒有人會任用提拔一個飽腹爭議的人員,而且這個人僅僅只是一個尚在培訓的學員,還不是督察。
可以想象,這個學員即使透過了PTS的最終考核,沒有奇遇,督察也將是他職業生涯的終點。
周瑜覺得他可能更慘一點,他的督察考核也過不了,只要是人打分就不可能絕對的公平,能不能過不還是葉sir一句話的事麼。
有老黃的交情在,有以前的交情在,葉sir應該站在他這邊的吧。
蔣子豪也不是沒路走了,作為透過遴選的督察,即使最後的督察考核沒有過,他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名警員,以後再試。
不過周瑜覺得他應該忍受不了這種屈辱......
如果寄給進修學校的校長,他不可預知結果,要麼石沉大海,校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慰他幾句。
要麼校長也會選擇公開這件事,因為周瑜著重點出的就是對畢業生的擔憂,擔憂他們信心受阻,擔憂他們受到職場歧視。
那麼校長可能會選擇在校內網站上發表宣告,也可能會選擇槓一下那個名校的督察,甚者可能去政府賣波慘。
而不管是哪個渠道公開,作為和政府合作的學校,引發的結果和寄給報社沒什麼區別。
這一封信下去,蔣子豪的警隊算是完了。
他摸了摸手臂的槍傷痕跡,心得狠。
連他自己在這香江都還如無根之木,風雨飄搖,有什麼資格去對敵人大度。
蔣子豪今天這麼一出已經表明了心跡,反正他不可能成為周瑜的朋友。
所有站在他對立面的人,皆為敵人。
打狗不成反被咬,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而蔣子豪憑藉著優秀的學歷,是極有可能在警隊步步高昇的。
今天你放過他,明天他就會成為你的競爭者,甚者領導者。
說錯了話,就要付出代價,言論自由也是有成本的。
周瑜思考過後,摒棄了腦海中的婦人之仁,神情專注。
慢條斯理的把信摺好,裝進了信封,仔仔細細的開始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