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先生落座後,驚堂木一拍,便接著昨日講起來。
“上次說到前朝覆滅,多數珍寶毀於一旦,百年時間彈指一揮,那些盛極一時的人和物,都已經不復存在。”
“當今世上,前朝彌留之物,最是難尋。”
“最令世人惋惜的,便是前朝太子趙祁淵。”
“相傳,趙祁淵出生之時,天降祥瑞。祥光在空中徘徊了半月之久。久旱之地接連下了三日的大雨,邊境捷報一封接一封傳入京中。”
“前朝皇帝大喜,下令大赦天下。”
“趙祁淵三歲出口成章,才華橫溢,對古籍的一些見解和看法,至今仍被讀書人推崇。”
“不僅如此,他年紀輕輕便開始接觸朝政,針砭時弊,是朝堂上下公認的皇位繼承人。”
“十四歲那年,當時的威武將軍遭遇叛賊暗襲,不幸殞命。”
“趙祁淵臨危請命,自當主帥,帶領兩員副將和一支精兵火速南下。”
“他有勇有謀,將叛賊揪出,當眾軍法處置,快速穩住軍心。”
“在趙祁淵的率領下,南軍不僅保住了邊境,還愈戰愈勇,接連拿下敵國五座城池。”
“捷報回京,京城的百姓都振臂高呼。趙祁淵率領精兵返京回宮時,途經了一條街道。彼時的少年身披銀甲,手執寶劍,駿馬英姿,如冬日驕陽,少年意氣,最是耀眼。”
“後來,那條街道便化用趙祁淵的名字,重新命了名。”
說書先生剛講到這裡,一樓大堂便有茶客急不可耐問起來:“韓先生,那街道叫什麼名字?”
說書先生捋了捋羊角胡,看著門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緩緩開口:“便是外面那條街,裕安大街。”
“什麼?!”
韓先生驚堂木一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人群炸了鍋,紛紛討論起來。
“外面那條裕安大街,竟然就是百年前化用前朝太子名字的街道?豈不是有百年曆史了?”
“怪不得裕安大街是全京城最負盛名的街道,原來百年前就存在了。”
“這怎麼可能?據說大炎王朝建立之初,幾乎將前朝能毀之物盡數毀了,怎麼可能還保留下一條街的名字?”
有幾個年長的老頭,佝僂著腰,喝了一口茶,滄桑的嗓音在人群中緩緩響起:
“怎麼不可能?裕安大街當年保留下來的,不僅是街道的名字。整條街的街鋪,大半都是那個時候保留下來的,春喜居便是其中之一。”
整個大堂紛紛擾擾,皆是在討論前朝之事。
甚至還有人向店小二求證。
春喜居一直打著百年老店的名號,毫不遮掩地應下。
“確實前朝便有了,咱們是良心酒樓,不止會存在百年,您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