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鵑面前說的是好聽,好像信心滿滿,其實李昭並沒有什麼把握,就是面對這些下人都頭疼。
要做的事情並不少,雖然這宅子裡因為常有人住,反倒不怎麼需要去清掃,而且他們這趟過來就幾個人,貞寧和那船伕都是沒什麼要求的,安排個住處就行了。
但後續還會有賈府的那些下人過來,包括那位李嬤嬤。
所以肯定要提前準備好,包括住的地方,還有到時候要安排他們做什麼事情。
李昭肯定是不會信現在這些人,但暫時又必須要依賴他們,等賈府那些下人過來再說。
好在有了讀心術的能力之後,李昭對這些人的心思把握得很準確,已經懂得如何準確地卡在他們最難受的地方吩咐做事,讓他們無法反駁又無法拒絕。
而這樣慢慢的下來成了習慣,他不知不覺也樹立了自己的一些威嚴。
起碼現在這老宅子裡面已經有點兒像樣了,真正陽奉陰違的事情也比較少發生了。
而外邊那些人摸不清楚林如海那邊的情況,也不敢過來招惹事情,他們又不主動出去,想要惹麻煩也沒得空。
不過這幾日都在林府忙著內務,李昭也覺得有些累,更主要是煩心,事情太多了,所以這日就想著出來走走散散心。
賈璉這個做主的都整天在外邊,他又有什麼必要也把自己困鎖起來呢?
反正他該做的也做了,不該做的當然不會去做。
本來在這裡住的那一戶不知是族老還是什麼人,能鎮得住這些下人,讓他們不會亂來,但是林黛玉回來他們肯定不能繼續佔著這地方,就跑路了。
留下來這些下人,除了給他們添堵之外,恐怕也有讓他們監視之意。
這些李昭也已經用讀心術聽出來了,也不知道是他的運氣比較好,還是這些人都是藏不住心思的,情緒波動起伏比較大,很容易被他把握住。
只不過李昭都沒有聲張,也是如他自己所說的,將那些人一一都記了下來,甚至包括他們心裡想到過涉及到的一些人,準備匯總成一個小本本,到時候直接交給林如海去處理。
大家族裡面的事情,有時候就是會這麼糟心、折騰。
賈璉不聞不問,把所有事情都交給他,而不管是前身還是他前世,都沒做過太多這種組織、管事的工作。
雖然因為見識,沒幹過總見過,模糊的知道該怎麼做,但要跟形形色色的下人們打交道,就算有讀心術的輔助,也還是很勞累的。
李昭甚至有幾次很想直接去把賈璉從外面揪回來,讓他負擔起應有的責任。
不過想想還是罷了,他現在的表現,又不是為賈璉,甚至不能說是為了林家,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自己。
先前他已經算是攀上了林如海這棵大樹,往後自己脫奴之後的奔頭,估計大半還得著落在他身上。
相比於日薄西山的賈家,如果能夠挺過這一次,林如海回京必將得到重用,而且他是文官,還是正兒八經進士及第的探花出身,將來前途無量。
而如果能夠在他面前繼續展現自己的能力,將來得到重用的機會自然也就越大。
林如海當然也有幕僚,但是成為京官以後,他在這揚州的幕僚,恐怕就不頂用了。
更何況,先前病重期間,那些幕僚還有幾個能夠值得他信任都不好說了。
反倒是李昭,起碼在林如海看來,他應該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到京城有地理優勢,背靠賈家、出身卑微,又能保證他有來自於底層的資訊和情報資源。
對於要在京城另起爐灶的林如海來說,李昭實在是有太多值得他拉一把的理由了。
所以既然是這樣,李昭當然就沒有要再推脫的想法了,而且這其實也是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
雖然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但或許是因為他在賈璉面前不卑不亢,而且紫鵑這個黛玉身邊的丫鬟對他也十分密切,那些下人們看久了,就以為李昭其實不是賈璉的小廝,而是揚州林府那邊的管事了。
雖然過分年輕了一些,但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賈璉和林黛玉他們怎麼都放心把事情交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