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壽之人,往往是連地方官都得供著的,要是一個地方出了個壽星,都是值得好好說道說道的,甚至可以當成一樁政績。
因為古人是有迷信的,壽星公的出現會被認為是“祥瑞”,那對於地方,對於朝廷都是大好事。
所以一般上了年紀的人,大部分人都是輕易都不敢去得罪,主要還是源於儒家的孝道,進而衍生出來的“敬老”。
這在一個家族裡面就更明顯了,這些族老年輕的時候未必都有多厲害,但靠著壽命熬走了一個又一個人,成了族裡的“活化石”,那話語權也就慢慢提升了。
而只要他們能夠稍微主持幾樁“公道事”,讓族裡人信服了,那自然就有了威望,也就有了如今的地位。
而且還有一個,這些人身體不管好不好,但這一把年紀了,眼看都是半截入土的,很多人也不會願意和他們計較。
而且真要是計較狠了,讓他們被氣著了,這裝的體弱也能變成真的老弱,出了人命的話就麻煩大了。
到時候他們有理可能也要變成無禮了,尤其是現在林如海不在的情況下。
他們這邊林黛玉是個女兒家,他只是個奴僕,嚴格說來和對方身份地位並不對等。
哪怕是林如海在這裡,也會感到很為難,何況是他們?
封建禮教,忠孝為先,甚至孝一度佔據至高無上的位置。
便是貴為天子的皇帝,對自己的父母都不敢不敬,普通人更是得時刻注意。
所以說老而不死是為賊呢,當他們不能創造價值的同時,更是阻礙創造價值的人,那的確就成為副作用了。
至於林家的這些族老,李昭其實早就想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其實也很簡單,這些族老在這家族裡作威作福慣了,甚至靠著林如海的名聲,擭取了不少不應得的利益。
林黛玉的歸來,也就意味著林如海不久後也會回來,到那時候,不可能不管不顧。
一旦林如海回來了,肯定會對他們的一些事情進行清算。
所以,他們必須要趕在林如海過來之前,將所有一應證據都銷燬了,這樣一來的話,即便是林如海,也不好一意孤行。
畢竟他們這幾個老不死在這族裡面勢力可謂是樹大根深,利益盤根錯節,林如海作為族長,有時候必須要為了大局穩定,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這其中,關鍵性的證據就是賬目。
尤其是在這老宅裡、賬房中的那些記錄——不記錄還不行,那樣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了。
實際上,這段時間那王管事一直把持著賬房,恐怕就有著將那些賬目帶出去的意思。
他當然不敢銷燬,真銷燬了的話,他們自己都會亂起來了,因為到時候財貨都不好分配了。
不過,他沒有機會傳遞出去,試過兩次都被李昭讓人攔住了。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李昭對他才真正起了懷疑的,只不過他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沒有當時一定要管。
於是他們那邊便又跑去串聯醉仙樓,想要陷害賈璉,最好讓他官司纏身,到時候李昭脫不開身的時候,也管不上府裡的事情,他們就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這些,李昭自然是靠著讀心術知道地。
在賈璉順利回來之後,李昭當晚從貞寧那裡得知了事情經過,然後故意跑去找王管事,與他套了一番話。
表面上他應答沒問題,但是心聲卻全都暴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