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肯定是貞寧報告給林如海的,不然他未必這麼肯定。
至於貞寧是什麼時候跟林如海聯絡上的,估計是她又推斷出了林如海回來的時間,所以提前去碼頭那邊接人了吧。
反正她神出鬼沒的,李昭在這府上也總共沒見過她幾次。
而李昭當然也是故意這麼說的,總不能跟林如海說,自己連貞寧的真正身份都識破了——也不對,貞寧的女兒身,說不定連林如海甚至是皇帝都不知曉呢。
然後他又有些好奇道:“那新來接替的,又是何人?”
林如海笑道:“老夫知道你想要問什麼,放心,文山此人不是爭功之人,何況皇上也早就知道一切,是本官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只不過皇上念我這麼多年在揚州任上操勞,又是大病初癒,不忍見我再操勞。所以才讓我儘快交接之後,回蘇州來休養一陣,然後即可回京述職……”
李昭暗暗撇嘴,恐怕那皇帝還是有點兒想要分勻他功勞的意思,畢竟林如海之前似乎是受到了打壓,這麼多年官職都升不上去,如果這趟回去一下子升太多,容易引起非議,也怕他會生出驕縱之心。
倒不如先把他的功勞分出一部分,讓自己屬意的另一位重臣來領受,這樣等於是皇帝的施恩,又能收買人心。
而對林如海,這既是保護也是敲打。
反正林如海立的功勞也夠了,皇帝的心裡也會給他記上一筆,等往後他再立功或者不立功也自然會加快升官速度以補償,而且到時候或可讓他更加歸心。
將原本的一份恩德,分成幾份,分給幾人,這就是帝王權術。
另外,還有一層,恐怕也是那邊擔心林如海脾氣上來了,會整治過度,畢竟林如海家中的事情皇帝不可能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對於皇帝來說,鹽商是死是活不重要,但是他必須要考慮全盤,尤其是江春方面,還得顧及太上皇的面子,所以他不能輕易讓他們死。
而且要他們死那就是魚死網破,倒還不如拿住把柄來威逼他們讓出利益來,甚至將他們收歸己用,從而再削減太上皇那邊的財力,這也是他真正的目的。
林如海畢竟和江春有仇,恐怕不好把握住這個尺度,所以皇帝乾脆換了一個人過來,重新負責這件事情。
林如海當然想不到,李昭會僅憑著已知的訊息,就想到這麼多。
他還沒有用上讀心術呢,不過嘛,這類的想法,其實在後世操弄過鍵盤的網路大俠們,應該都能夠做到。
其實多半也是胡思亂想,而且他也不確定自己想的話是不是真的,反正就是想的時候,那是各種思路都有,把能想得都想到了。
但如果真正將李昭放到林如海的這個位置上,卻也未必能比他想的更全面。
因為現在是旁觀者清,真要是自己碰上事情了,想太多反倒可能令人遲疑,難以下判斷,這可是成大事者的大忌。
之後關於林府的事情,李昭自然也對林如海全盤托出了。
這些沒什麼好隱瞞的,除了邢家只是稍微提了一嘴,剩下的都是他親歷過的。
恐怕貞寧那邊也早就報告了不少事情,所以林如海的臉上基本沒有太多驚訝變化,不過聽完之後,還是捋須笑著,讚賞地看著:“昭兒,你果然還是那般,總能與本官驚喜。”
每當這時候,他心裡都會有些可惜,李昭卻不是他身邊的人,不然將會是他一個得力的幫手。
當然,等到回京之後,或許可以嘗試一下,將李昭挖來為自己所用。
“大人謬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