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心頭便是一凜,林如海是第一次用這樣正式的語氣和稱呼來和他對話,顯然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很重要。
不過,他並沒有多少猶豫就點了點頭。
林如海見狀有些欣慰,他確實很看好李昭,當然也沒有因此忘記李昭的身份,不過他要用李昭,也只是作為一顆棋子,現在的李昭,還不夠資格當他的“門生故吏”。
“既然如此,本官也不瞞你。你可知道,天子命我來揚州,所為何事?”
巡鹽御史,當然是來監察揚州的八大鹽商啊。
不過這是職責所在,林如海既然這麼說,那肯定就不是這個了。
李昭搖了搖頭,他或許能想到些,但沒必要去想。
果然林如海似乎也沒有要他猜出來,直接就告訴了他答案:“因為皇上發現,在江南,有白蓮教死灰復燃,而這裡的一些官員、商人都與其有所勾結。
“故而命我來此督查鹽政,但實際上,卻是為了搜查出那些人與白蓮教餘孽勾結的證據。”
白蓮教?
李昭對這個名字當然不會陌生,畢竟這不只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民間聚義反抗組織,在諸多架空歷史的小說中,也都有他們的身影,當然多半是作為反派。
這也跟白蓮教的性質有關係,此教源於佛教,只是在後來的演變成,漸漸成了利用佛教教義聚眾造反的工具,實際上那教義說不定也是被曲解的。
當然,這種玩意兒從來就不會缺少信徒,尤其是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發展之後,在發展教徒方面,白蓮教有著突出的優勢。
這時候李昭突然回想起來,先前在那畫舫上,那個刺客雖然和賈璉還有那兩位鹽商公子聊得開心,但自始至終他確實沒有碰過一滴酒。
當時他倒也沒有覺得奇怪,現在想想,如果他真的只是一個普通文士,那就算是激憤所致,要去殺了那詩琴,多少也得要藉助酒食壯膽才能辦得到,這滴酒未沾明顯就不正常。
除非,他是有意的不去喝酒,因白蓮教的傳承中,虔誠的信徒當然是會嚴守教義,故而不飲酒、不妄語,當然,還有不殺生。
不過從白蓮教的發展來看,不殺生這個肯定早就沒了,又或者只是針對內部之人。
就像是佛祖亦有怒金剛法相,那白蓮教怒而殺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得不說,這過目不忘的能力,給他的幫助真是非常大,不然一般人很難去記得這種小細節。
抬起頭來,林如海正望著自己,李昭便不由有些赦然,“林老爺,小人想到了一些事情,有些走神了……”
林如海卻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反倒鼓勵的點了點頭道:“你想到了什麼,不妨說出來?”
李昭猶豫了一下,便道:“林老爺莫非是說,那刺客本是白蓮教中人。小人也曾聽說過那白蓮教的事蹟,現在回想起來,先前在畫舫上,那刺客分明滴酒未沾。
“他不是僧侶,身上看著也沒有其他疾病,應該便是那白蓮教中的信徒,才會禁絕飲酒,只是他卻又殺了人……”
林如海也有些驚訝,沒想到李昭居然能夠說出這樣的細節來,倒讓他的猜測也得到印證了,再聽到李昭後面的話,就不由笑道:“白蓮教若真是不能殺人,你以為他們如何作反起來的?”
李昭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傻笑兩聲。
林如海又說道:“我已暗中追查白蓮教數年,知道一些他們的行事風格,如這般假死脫身,是白蓮教的慣用伎倆。當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能證明這一點,也只能是推測。”
畢竟李昭這邊都還不能確定那人的身份是真是假,林如海也只是根據他提供的線索進行推斷而已。
不過,李昭想了想,突然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很顯然,林如海肯定不可能和他全說實話,還有其他部分瞞著他,當然這也很正常,畢竟他一個小廝,林如海能夠有選擇性地跟他說一些秘密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