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這邊沒了蘇木原指揮,沒了中心人物,乾脆的答應下來。
隨後,四個國家全部主動停火,打算商定下一步的仗怎麼打。
......
四個國家先後遭遇華夏反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
其中,越國和柬國遭受的火力最猛。
越國最先攻擊的海島,並且偷偷使用魚雷打算摧毀海島,結果自尋死路慘遭東風導彈轟擊。
其次是柬國,他們炸燬了海峽大橋和海峽發電站,導致幾十名值班人員死亡。
華夏人民無辜死亡,是所有將士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若是堂堂正正攻擊軍事基地,造成軍人傷亡,或許還能說得過去,畢竟是戰爭。
戰爭就會發生在軍人身上。
但普通人民是無辜的。
炮火對準普通人民就是不行。
所以柬國軍事基地也因此遭到慘重襲擊,軍事基地計程車兵死了三百多人。
三百多人的死亡,瞬間就讓柬國指揮官亂了神。
這才開打沒多久,軍事基地慘遭破壞,士兵死了三百多人。
一想到後面如果再出現類似情況,這仗根本就不用打了。
軍心一亂。
仗根本沒法打。
於是,過了大概一小時,四個國家很有默契的停下火力。
包括華夏也停了下來。
四國停下來的原因很簡單,軍事基地受到嚴重打擊,柬國和越國的軍事基地差點被一鍋端。
他們兩國也是最先停下的,不是不想打是軍事基地損失嚴重,不得不停戰。
隨著兩國的停戰,菲國和馬萊國也停了下來。
說心裡話,他們也遭遇了很多打擊,並不想停下攻擊。
但越國和柬國的元首提出了一個讓他們不得不停下的理由。
首先是四國是一個整體,不能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情況。
其次只剩兩國的情況下,戰鬥力必定銳減,容易出現被攻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