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御書房內,韋陀正優雅的為房內的眾人泡著【雨前龍井】。
“朕早就聽說,【宋國】的燕王年少有為,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慕容復謙虛道:“若說年少有為,外臣可不敢在陛下面前獻醜。”
“呵呵,朕的過去早已是陳年往事,不記得了,不記得了。”康熙如同一個鄰家老爺爺,緩慢的擺擺手。
他和藹的樣貌、語氣,贏得了眾人的好感。
連不怎麼說話的田若蘭,都沒有明顯的抗拒,反而主動的站在了康熙一邊。
“陛下的事蹟,即便是下代、下下代,都會有人記得。”慕容復說出此話,倒不是恭維而是事實。
光憑康熙八歲登基開始,他的傳說,就會是後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下代…下下代?”康熙“呢喃”了一句,隨後搖了搖頭道:“時不我待!”
“朕還想趁著活著的時候,多做一些事情。”
慕容復一怔,暗想對方都八十歲,還能做什麼?
無非是年紀大了剛愎自用,做一些沽名釣譽之事。
“請!”韋陀將茶水泡好,按人頭倒了數杯,抬手輕輕一推。
茶杯自行旋轉飛到半空。
懸於慕容復、郎雪慈、烈震北的面前。
烈震北真氣注於右掌之上。
緩緩向前,便見手掌與杯璧產生了一股摩擦,發出淡淡的紅光。
直到兩股能量,徹底相抵後。
才將杯子拿穩在手中,欽佩道:
“都說韋陀公公是【清國】第一人。”
“如今看來,果然名不虛傳。”
郎雪慈微微一驚,她能夠看出來韋陀沒有仗著功力深厚,欺壓幾人。
而是以一種技巧,在推送茶杯。
理論上講,只要發現其中的規律。
就算是三歲小孩,也能接到茶杯。
她看了下慕容復後,試著以自己的理解,伸出玉手輕輕一抓。
以一種柔和的巧勁,抓向茶杯。
果然,與她想象的一樣。
很輕鬆地,就化解了茶杯上的巧勁。
韋陀見狀欣賞地點點頭:
“姑娘,蕙質蘭心,不錯,不錯。”
郎雪慈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回道:“前輩過獎了,晚輩不過是耍了些小聰明而已。”
韋陀笑笑不再說話,而是看向了慕容復。
後者就簡單得多了。
伸手拿杯,沒有絲毫多餘的動作。
一切是那麼自然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