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八章 高產作物

全都知道繼續留在無險可守的河南境內過於危險,狂熱的主戰派又因為馬良的開導與勸說,意外的選擇了支援趙九妹儘快南逃,第二天的朝會上,在江南建立一座陪都的提議自然獲得了一致透過,沒有那怕一個文武官員提出反對,讓趙九妹的南遷再也沒有了任何道義上的負擔。

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這個期間,一些官員或是因為貪生怕死,或是因為看出了趙九妹希望儘量遠離金兵的迫切心情,居然還站了出來進言,建議趙九妹直接選擇杭州為陪都。結果這一點當然遭到了以宗澤和李綱為首的主戰派官員強烈反對,馬良也不得不站了出來再次指出定都江寧的各種有利之處,還有國都過於靠南存在的隱患,堅決主張南下到江寧即可。

還好,趙九妹之前看好的南逃目的地僅僅只是揚州,文武百官和軍隊百姓支援他南逃江寧這點,已經大大的讓他喜出望外,再加上馬良事前也告訴過他遷都江寧有利於發展火藥武器,所以趙九妹最終還是接受了主戰派的主張,當場就拍板決定了遷都江寧,放棄了直接遷都杭州的建議。

投桃報李,為了感謝主戰派對自己南逃的支援,趙九妹當然接受了馬良的舉薦,同意讓宗澤出任開封留守,負責守衛黃河防線和主持河北、山東地區的敵後抗戰,李綱也重新入仕被任命為了開封副留守,時刻準備著給年老體衰的宗澤接班,岳飛和楊存中等將也被劃歸中原戰區,以便在一線戰場積攢經驗和刷戰績。

江寧的第二道防線淮南防線,被趙九妹交給了宇文虛中,張俊和韓世忠等將也被劃歸淮南戰區,而和歷史上不同,雖說張俊靠著果斷站隊獲得了一定提拔,卻因為馬良的存在,在軍隊裡的地位遠遠沒有歷史上那麼重要,幾乎註定了不可能象歷史上一樣成為南宋的中興四將之一,自然也就沒有了象歷史上一樣和秦檜勾結陷害岳飛的機會。

和張俊一樣地位受到嚴重影響的還有劉光世,因為馬良造成的蝴蝶效應,出身於西軍的劉光世一直被留在了陝西抗擊西夏,沒能象歷史上一樣帶著軍隊到中原給趙九妹雪中送炭,當然也沒有了迅速出人頭地的機會,以至於馬良和趙九妹甚至都沒有機會與他見面。

保護新國都的第三道防線長江防線,理所當然的被趙九妹交給了最靠得住的馬良,擅長水戰的張榮受封長江水師都統制,繼續給馬良擔任副手,曾經的梁山濼小財主賈虎則成為了提舉御營使,負責率領禁衛軍保護趙九妹和新皇宮的安全。而趙九妹的這個安排,自然又註定了歷史上的苗劉兵變不再可能發生,也幫馬良兌現了一定會讓赤旗軍將士飛黃騰達的承諾。

迅速做好了這些人事安排後,趙九妹很快就決定在五天後就出發南下,眾臣歡喜應諾後,急脾氣的宗澤又主動請旨在第二天就返回汴梁主持軍政事務,儘快重建黃河防線和聯絡北方各路義師,開展敵後抗金的工作。趙九妹本想答應,馬良卻出列說道:“宗老前輩,不要急,請多留一日後天再走,明天我們再聚一聚,晚輩有一些禮物想送給你和中原的軍民百姓。”

“太尉有禮物要送給老夫和中原的軍民百姓?什麼禮物?”宗澤有些詫異到問道。

“讓中原百姓很快就不用為吃飯操心的禮物。”馬良微笑說道:“還有,讓我們大宋軍隊的戰馬再也不用為草料犯愁的禮物,能夠一畝地出產的草料就能養活兩頭牛的禮物。”

“一畝地養活兩頭牛?”

滿朝一片大譁,宗澤更是吃驚得脫口問道:“馬太尉,你在開玩笑吧?一畝地養活兩頭牛?你知道一頭牛要吃多少草料嗎?”

“晚輩當然不是在開玩笑。”馬良笑笑,說道:“總之明天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前輩你就知道了。”

“馬卿家。”趙九妹開口,笑著說道:“到時候給朕也準備一副碗筷,朕也要親眼看一看,你都準備送給宗卿傢什麼禮物。”

馬良笑著一口答應,宗澤和李綱等人卻是面面相覷,打破腦袋也不敢相信有什麼農作物能夠用一畝地就養活兩頭牛,宋廷百官同樣議論紛紛,好奇無比,不過因為馬良經常能夠變出了一些古怪玩意的緣故,倒也沒人指責馬良是在胡說八道,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

忙碌準備南遷,一天的時間當然很快就過去,到了第二天接近正午的時候,在馬良親兵的邀請下,宗澤和李綱應約來到了馬良的住處與馬良見面,結果讓他們稍稍有些意外的是,到得現場時,不僅趙九妹已經搶先一步抵達,已經升任為應天知府的徐仁竟然也出現在了馬良的住處。

互相見禮後,馬良還向徐仁笑著說道:“徐府君,今天把你也請來,是因為我送給宗前輩他們的禮物,也有你的一份,算是我替陛下感謝應天百姓全力支援我們抗金的感謝。”

徐仁有些懵懂的點頭,趙九妹則催促道:“馬卿家,別賣關子了,有什麼好東西趕緊拿出來吧,朕等著大開眼界呢。”

馬良唱諾,隨口吩咐了一聲,早有準備的親兵立即搬來了一些紙箱,馬良先開啟了其中的幾個箱子,指著裡面不同品種的土豆說道:“這東西叫馬鈴薯,又叫土豆或者洋芋,和芋頭一樣是在土裡面生長,成熟以後代替稻米和小麥當主食吃,不管是蒸煮炒炸還是烤和燜都能吃,味道還相當不錯,做得好的話,甚至比米飯炊餅都好吃。”

“比米飯都好吃?”趙九妹好奇的拿起一個土豆端倪,說道:“那叫廚子做幾個給朕嘗一嘗。”

“陛下,這你就別急了。”馬良難得拒絕趙九妹的要求,說道:“這是當種子用的,還是等將來大規模推廣種植出來你再嘗吧。現在的這種種子,就是給臣下十倍重量的黃金,臣下也捨不得賣。”

“為什麼?這種子有什麼神奇之處,為什麼這麼值錢?”

趙九妹好奇的問,宗澤和李綱等人同樣無比好奇,馬良則微笑說道:“陛下,宗老前輩,你們猜一猜,這種馬鈴薯,一畝地的產量是多少?”

“了不起四百斤吧。”趙九妹還算懂得一點農事,說道:“據朕所知,我們大宋境內最好的田地,一年的糧食產量頂天就是四百斤,尋常的土地連三百斤都很難達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