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蕭讓覺得,這位妹夫一定有問題。經過秦風暗中調查,不難發現他秘密勾結大臣,挑起事端的情況。
蕭讓不想殺了他,直覺告訴他,或許留著他,可以幫自己得到很多想要的。比如,關於蕭鈺兒和黎美孃的事情。
他要留著他的命,但是要拿走屬於他的一切,讓他寸步難行。這樣會不會就能引出背後的那些人了呢?
反正自己沒有什麼損失,剛好還可以把國庫豐富起來。
那天和薛道衡站在一起的人,這時候也接到了嘉獎他們的聖旨,全都官職提升,俸祿提升,其子孫之中,有能力者,也可免於科舉之事,破格錄入為官。
獎罰分明,這是蕭讓最真實的念頭。
他要告訴所有人,忠於自己者,高官厚祿,惠及子孫。不忠者,哪怕只是意念不堅定者,下場只有一個,讓他失去所有,嚴重者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被殺的那些大臣們的家人,確實沒有逃過這件事情帶來的命運。
男人和年邁女人,全部發往苦難之地,普通女子入宮成為宮女,親生女兒全部充為官妓。
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家族,在涇國的歷史上,被除名了。
無論你從前是多麼厲害的存在,但是在大王面前,終究不堪一擊,這是必然的,誰讓他叫蕭讓。
.....
前線戰事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境地,兩國交戰,不只是武力的抗衡,更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三軍一動,那就是燒錢呀。歷史上多少次的征戰,最後不都因為後方財力不支才結束的嗎?
可現在蕭讓並不擔心這些,且不說現在涇國國庫豐盈,而且最近又沒收了那些大臣的家產。
和匈奴的這場戰鬥,最終還是以涇國勝利而結束了。
痛失愛子的商彌,早已經殺紅了眼,最後在大決戰的時候,手刃了宇文覺的二兒子,宇文亮。
這位老當益壯的老將軍,最終還是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自身的清白和忠誠。
朱兒和無猜生在這之前已經離開了,勝局已定,就無需他們繼續留下了。
商彌直直的把匈奴和宇文覺的聯軍追出了幾十裡才罷休,隨後整備軍隊,駐紮在了邊塞。
至此,這位老將軍再也沒有回到過京都,也沒有再見過大王一次。
直到了暮年,依然熱衷於修建長城之事。把自己餘生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抵禦匈奴侵犯的事情之上。
一生侍奉兩代君王,忠肝義膽一門雙烈。
接下來的很多年,在他的帶領之下,匈奴很少再有大規模的動作了。
祁雲和大梁的戰鬥,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
本以為是會有場惡戰的,但是就在決戰前夕,大梁國君突生惡疾,暴病身亡。
一時間大梁國內人心惶惶,更有幾位皇子搶奪皇位,哪裡還有人去管前線的戰事。
祁雲得到這條訊息之後,揮軍直下,直接奪取了大梁七十二座城池,俘獲敵軍無數。
大梁軍心潰散,所到之處,不費吹灰之力,就可獲勝。
直到大梁三皇子奪得皇位,派人和談,才免於滅國之險。
誰也想不到,這場多年來最大的一場戰鬥,用了這樣的方式來結束。
差了自己的小兒子去往涇國為質子,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意。
因為世子年幼,所以就讓自己的二女兒一同前往,也好照料周全。
這位三皇子,雖然初為國君,但是年齡已經四十出頭了,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倒真的是不容易。
而就在他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已經隨同祁雲在去往涇國王都的路上了。
隊伍之中的一駕馬車上,南宮彤兒抱著已經睡著的弟弟,一臉的惆悵,這次去往涇國,或許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母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