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兒說完,就要起身離開。
但是她走的很慢,似乎是在等蕭讓的挽留。
但是蕭讓並沒有理會,任由她走到了門口。
她的手是要推開門的,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麼停止了自己的動作。
然後重新走回到了蕭讓的面前。
“我需要一個依靠。”
她的語氣全不是平時那麼溫柔的口吻了,而是異常的平靜。
“哦?”
蕭讓放下了手裡的東西,終於抬起了頭,正面看著羽兒。
這一天下午,到晚上,又到了第二天的早上,他們兩個人都沒有離開南宮彤兒從前的房間。
沒人知道他們在裡面談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裡面做了什麼。
但是,從那之後,羽兒就留在了蕭讓的身邊。
很奇怪,也和突兀,但是誰也沒有去問什麼,因為,蕭讓是王,是涇國的大王。
幾日之後,薛道衡首先遞上了辭呈。
蕭讓沒有勸阻,就讓他離開了。
他明白,薛道衡去意已決,只是他們之前就說定的,現在只不過是履行了承諾而已。
但是蕭讓和他來了個約法三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他不可以到別的國家入仕。
這是蕭讓的底線,薛道衡著實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幫助君王管理一個國家那是綽綽有餘。
如果讓他去到了別的國家,豈不是會給自己造成了一個對手嗎?
薛道衡也會很清楚,自己雖然離開了,但是餘生都會在蕭讓的監控之下生活。
他不會允許自己去為被人效力,更不允許自己再對涇國造成什麼影響。
要麼死,要麼按照蕭讓的要求,且被監視起來的活著。
他選擇了後者,他並不是怕死,只是覺得,那樣的死,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直到很多年以後,這位涇國的首位大丞相,還是出山了,那時候他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
而出山的原因是,涇國又有新王登基了,需要一個顧命大臣,這個人選,是蕭讓欽定的,所以,他只得照做了。
在那之後,他又為涇國效力幾年,等到一切平穩之後,也結束了自己一生。
這些都是後話,在涇國的歷史上看起來,也不過就是曇花一現。
如果說,真的有他特定的一點的話,那就是,他跟了一個大王,叫做蕭讓,是他,確定了涇國接下來幾百年的走向,以及霸主地位。
當然,隨著薛道衡這一刻的立場,他從前的那些嫡系屬下,也都被蕭讓慢慢的替換掉了,他們都是有能力的人,但是卻不是蕭讓自己培植的人。
雖然這個過程有些長,但是蕭讓覺得,這樣做是值得的。
跟隨著薛道衡的離開,另外一個人,也來找蕭讓辭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