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許大茂拿下了第一塊無線電臺的牌照,也就意味著,假以時日,他在香江的傳媒行業能形成閉環。
能有自己的發聲途徑,在目前來看,並不算什麼,畢竟現在時間還早。
但等到八零年代後,就能明白,擁有自己的發聲途徑是多麼的重要。
六六年年底,電視臺正式建成開播,這回,許大茂沒有剽竊,沒有將電視臺取名TVB。
畢竟已經走了別人的路,把名字剽竊過來也確實太無恥了。
但電臺的名字有些老土,取名為龍鳳電視臺。
既然走了別人的路,那乾脆就一路走到底。
在電視臺成立不久後,許大茂就從紹氏挖來了兩個人。
鄒文淮和何灌昌,將傳媒集團的影視部分進行了完善。
原來的世界,兩人是七零年成立了嘉和,有了許大茂的介入,兩人提早了近四年,離開紹氏。
六叔起初自然是火冒三丈,但得知兩人背後的金主後,他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在香江,所有人都明白,許氏代表著什麼。
和許氏對著幹,不是以卵擊石麼!
六叔可不少,相反,他也想搭上許氏。
在他看來,電視臺才是一個朝陽產業。
許大茂看到這位傳說中的六叔如此識趣,於是帶著他一起玩。
當然,這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紹氏的院線。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嘛。
紹氏的幾個大院線,地理位置確實好。
犧牲了少量的股份,拿到了紹氏院線,許大茂一舉成為了香江院線之王。
而六叔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將龍鳳電視臺交給他,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員工的待遇方面,自然不是六叔能決定的。
無論演員,還是歌手,只要進入了許氏,合約都牽在許氏的經濟人公司。
而他們也非常樂意這麼做,因為許氏的員工,黑白兩道都無人敢惹。
在當下的香江,錢固然很重要,但命沒了,賺再多錢又有什麼用呢?
六七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六十年代最大的一次股災發生了。
股災的原因很多,並非一撮而就,恒生指數跌幅達到了百分十之三十一點七。
創下了恒生指數有史以來的新低。
而許大茂大手一揮,大肆抄底,將一些優質的公司,透過這次股災,收入囊中。
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為此,許大茂整整佈局了一整年。
而許大茂的佈局下,許氏再次跨上了全新的臺階。
之後的日子,簡單而又平靜。
時光荏苒,時間進入了七二年。
香江一片欣欣向榮,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許大茂正式成為了香江王。
各行各業都會和許氏搭邊,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
實則,除了香江意外,許大茂在全球的商業板塊上都有一定的建樹。
只是,向來低調的許大茂,外界根本不得而知。
他們知道的,只有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