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六章 隴山小道(下)

黃明禎卻是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兄長臨走時如此鄭重,更是不會無的放矢的。他堅信只要自己再次細細地找尋,一定會找到這條隱藏於眾人眼前的這條路的。

兄長說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實一支軍隊從無路到有路的奇襲在歷史上並不是個例。當初三國之時魏國名將鄧艾率軍自陰平沿景谷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城,迫降蜀軍守將馬邈,成就了千古功勳便是前例。

而黃明遠名震天下始於陰山大戰,此戰眾人雖然並不知道當初黃明遠是怎麼擊敗突厥陰山兵團的,黃明禎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當初隋軍就是藉著不知名的陰山小徑,鄭言慶和斛律晟二人率部穿越陰山直襲突厥人身後,這才大破突厥軍的。

既然當初的隋軍可以做到,那突厥人怎麼不可以。

這種事情靠得是機緣,別人在陰山待了一輩子沒找到這條路,兄長去了兩月,便借這條路,打出了一場被歷史銘記的勝仗。

黃明禎如此判斷,便馬上安排眾人在木硤關南四處打聽搜尋,看是否能找到這條路。雖然眾人不解,但只得聽命。

眾人尋找了幾日,皆不可得。

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他們卻在這裡耗費時間,終於有人上前勸道“將軍,末將等人在靈州良久,從來沒聽說過隴山之中還可通行的,將軍與其在這裡耗費時間,反倒不如南下蕭關,到能跟突厥人一戰。”

黃明禎的親信也認為這是無用功。黃明禎再待在木硤關,怕是會有人告黃明禎畏敵如虎了,到時候一旦事有不諧,很有可能責任被推到黃明禎身上,因此眾人也是力勸黃明禎趕緊南下。

但黃明禎倔強的緊,堅決不同意。

黃明禎決定親自帶著人趕往周邊人煙稀少的村子,遍尋獵戶、樵夫,或許能找到辦法。

這日劉雲芳從一個老獵人那裡聽到他有一條進山打獵的道路,別人都不知道。不過老獵人只是生活在原州,平日裡入山不過幾十里便還,從不敢向裡,因此那條不知名的小路到底通向哪裡,他也不知道。

黃明禎聽到後卻是眼睛一亮,恐怕突厥人走的就是這條路。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首詩既是黃明禎尋路的寫照,也是整個隴山小道的寫照。若非親眼所見,旁人無論如何是不敢相信的。

黃明禎將大軍佈置在木硤關,自領著幾十騎親衛向裡檢視。整個隴山小道內部,山勢峻峭崚嶒,山高谷深,極為艱險。

整個小路盤繞在重重山勢之中,幾乎找不到路。但每每走到山的盡頭,好似無路可走,卻總有些小徑能夠助你翻山越嶺,到達山後。

黃明禎帶著親衛向前行了四五十里地,雖然還沒有看到前方到底通向哪裡,但他已經確信,突厥人就是走的這條路。

雖然對方偽裝的很好,但道路沿途的丟棄物,可不是尋常的樵夫、獵戶會有的,它證明了突厥人曾到過這裡。

劉雲芳勸黃明禎他們也走一遍此路,向內直達汧源,到時堵住突厥人的歸路,但被黃明禎否決了。

雖然突厥人現在節節勝利,但黃明禎確信對方會選擇再次從隴山小道返回。突厥人再是能征善戰,都不可能比得過各路趕往的援軍。而若是對方想著將隋軍調到長安,他們又從隴山小道返回,真的就像鑽破隋軍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