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七章 芃芃其麥

不過發粘應該是新麥子的原因,原則上來說新小麥需要六個月後磨面最好。

“黃東!”

黃明遠的親衛趕忙進來,黃明遠將麵食端給黃東說道:“你嚐嚐,為什麼跟我往日吃得麵食不一樣。”

黃東趕忙說道:“家主,咱們的麥子都是從鄒山送來的,從揚州到長安,再到豐州,遲伯知道你愛吃麵食,一直都是讓四海商團專門運送。”

黃明遠一愣,難道這是說自己吃得是特供,所以好吃。

“咱們那邊都是冬天的麥子,這些麥子怎麼比得上。”

黃東嘟嘟囔囔的,卻是讓黃明遠茅塞頓開。自己怎麼忘了這是春小麥,因為生長週期短,所以才會難吃的。

中國歷史上其實一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災荒才大規模普及冬小麥,從那以後冬小麥才成為北方糧食的主力軍。

可是不對啊,春小麥再怎麼樣也不會如此難吃。

黃明遠不知道的是後世的那些可口小麥都是經過多次的培育才形成的優良品種,而現在的小麥哪有這個條件。

黃明遠忙喚鄧議來商量冬小麥種植的事情。

鄧議聽了自己的敘述,並沒有向黃明遠一樣欣喜,反而鄭重地說道:“使君,這北地實在太寒冷了,若是冬天種植小麥,怕是不容易成活。”

鄧議的話如一盆涼水澆到黃明遠的頭上,澆滅了黃明遠的衝動。

黃明遠不得不承認,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冬小麥種植的,要不然後世也不會這麼晚才普遍種植冬小麥。

“致謀說得對,是吾過於急迫,有些想當然了。”

不過黃明遠並不準備放棄,他準備先在牟那山南種植一些冬小麥,這裡是一個谷底,倒是溫度要高一些。

同時黃明遠命鄧議組織一個小麥育種所,準備改良一下豐州的小麥。河套地區氣候特殊,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後世巴彥淖爾市的河套硬質小麥聞名全國。

同時黃明遠也承認,小麥不好吃還是與老百姓的做工有關,核心就在磨面上。雖然石墨從兩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但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推廣普及,包括豐州。況且現在的工藝不對,沒將麩皮、次粉去除,小麥根本達不到色澤和麵筋的要求。

不少的老百姓還直接吃麥飯,怎麼可能好吃。

黃明遠乃下令在豐州大規模普及石磨,將麵粉完全取代麥飯。同時研發麵粉精加工,儘量讓老百姓皆食用這種麵粉。

黃明遠還讓人從幽州、代州、秦州等地尋覓糧種,提高糧種的抗寒能力,既然後世在河套地區有冬小麥,現在沒理由無法種植的。一旦小麥能夠推廣開來,至少在大米之外又有一種主食,也能讓北方的百姓過得更輕快一些。百镀一下“天下安康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