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大利城西,黃明遠辭別楊靜樂,要返回豐州。
楊靜樂換上一身漢家女兒的紅妝,帶著鐵騎相送。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簇為一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臨別之際,黃明遠拉著楊靜樂的手不停地囑咐道:“妹子,此次一別,用不了多久兄長就會來看你的。你在大利城要照顧好自己,若是有什麼難處,儘管開口。斛律晟是我的結拜兄弟,韓浚是我的侍衛出身,張長遜也追隨我多時,三人都是可信賴之人,你在大利城,儘可託以腹心。”
楊靜樂這時候才又回到那個十幾歲的孩子的樣子,眼淚汪汪,拉著黃明遠的手不想讓黃明遠離開。
“兄長但切放心,靜樂會好好地照顧自己,絕不讓兄長擔心。”
儘管強自忍著悲痛,眼淚卻還是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黃明遠幫楊靜樂擦乾眼淚,揮手作別,向西而去。
楊靜樂一直目送黃明遠的離開,直到再也看不到黃明遠西去的背影。
在宜芳的陪伴下,悲贍楊靜樂回到了部落,然後找來了留下的斛律晟和韓浚,下達了她在部落的第一個命令,清洗麾下這萬帳胡虜中的頑抗份子。
張長遜又送了黃明遠一段路程,黃明遠在路上不住地交待著張長遜處理與啟民部關係的事宜。
雲州形勢比較複雜,既要維護大隋的利益,也不能和啟民部完全鬧僵了。
張長遜用心的記下了黃明遠的話,又問道:“雲州驃騎府要如何處理義成公主的令旨?”
若是尋常時候,雲州自是可以不必在乎義成公主的命令,但現在黃明遠與義成公主的關係,容不得張長遜不在意。
黃明遠想了想,才道:“只要不是對豐州軍有害的,公主但有所命,無有不從。”
張長遜重重地點點頭。
····················································································
黃明遠急著趕回豐州,是因為豐州籌建的成均大學堂馬上要成立了,黃明遠急著去參加第一屆學生的開學典禮。
在黃明遠的計劃中,仁壽元年是倉廩足,重點工作是屯田;而仁壽二年在此情況下要更進一步,便是識文字,興教化。
在黃明遠的總結中便是四個字,掃盲建學。
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都在為興教化而進行努力。雖然到了宋朝之後,文化下移,普通老百姓也有了接觸文化的機會,但到底整個中國的教育仍然是精英教育,仍然沒有改變國家的文化人員的構成,直到建國後的掃盲。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費錢的事情,所以才始終無法普及。
當黃明遠提出這個政策的時候,包括榮毗、李子孝、陳遠等人都驚呆了,所有人都認為黃明遠是異想開。
整個下,識字率不超過百分之五,大多數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要如何才能將掃盲之策進行下去。
師資力量。
書籍。
願意識字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