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大學第一批學生採用推薦制,主要從軍症各官署、各屯墾團和各鄉里識字佐官中產生。而被推薦的考試又分別在各縣參加統一考試,考試合格之後才得以入學。
第一批成均大學的學生有七百多人之巨,基本上把識字三四年且有培養價值的年輕人一網打盡。
這些人不問出身,不問資歷,全憑才華,是豐州未來的播種機和建設者。
接送站的人員將孫伏伽送到了城東南角的成均大學。
漫步在校園之中,四面亭臺樓閣,人流攢動,孫伏伽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這哪裡是一個學堂,而是一座城。
成均大學位於北寧城的東南角,但又並不在北寧城的主城區。黃明遠在北寧城的東南凹進去一塊,修建了一個獨立的城,將成均大學和其他它科研機構都搬到了這個城裡。
大家都戲稱整個城為學城。學城單獨且封閉,所有守備人員都是豐州官軍,是做學問的理想堂。
成均大學西面依次是豐州軍醫學堂、豐州講武學堂、豐州文工總團附屬學堂,成均大學南面是豐州科學院,往西則是豐州軍事科學院和豐州軍事科學學堂。整個學城以中間的十字大道分割成四塊,而規模最為宏大的成均大學獨佔了東北一塊。
雖然現在大學內的學生不多,但是整個校園可滿足數千人學習和生活。
黃明遠常年在校教書,對於大學的建設還算是頗為了解。
孫伏伽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哪怕他從河北到豐州,頗見過世面,也沒有見過如此超越時代的學堂建設。圖書館、操場、食堂、宿舍、教學樓、禮堂······等等建築,層出不窮。
這時候孫伏伽恍然大悟,北寧城城牆尚未完工,怕是之前都在費時費力的修建這座學堂。
黃公之偉業,千秋萬代啊。
孫伏伽所在的是甲字宿舍,因為要等到開學兩個月之後才選專業,眾人都是按照考試成績分配的宿舍。
孫伏伽因為昔日跟一些縣裡刑曹吏學過律法,所以準備選的專業為律學。律學雖然不及經學、文學、史學、禮學等專業受人追捧,但在孫伏伽看來,這是一個畢業後最穩定的職業。因為家庭原因,此時的孫伏伽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份穩定的職業,然後養活全家。
宿舍內六人,大都出身不是太高,跟孫伏伽的情況差不多。這年頭識文斷字又沒有什麼官職的,除了一心求學的人,也就只剩下出身低的人了。
躺在宿舍柔軟的床上,孫伏伽激動地一夜沒有睡著,宿舍裡的人都差不多,大家談理想、談未來,直到第二日拂曉,仍不覺得疲乏。
七月五日,陽光正好,我們正當時。
百镀一下“天下安康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