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羅朵兒想退,但雙方犬牙交錯的戰場上,撤退哪是那麼容易的。雙方呈僵持之勢,一旦貿然撤退,則很可能導致全域性崩潰。
同羅朵兒立刻下令同羅婁室率領戰力較弱的附屬各部先行撤徒第二道防線禦敵,準備接應主力。而同羅朵兒則親率數百衛隊守在谷口,準備斷後。
同羅部中軍打起撤湍大旗,阿結思的騎兵最先接令與登利部分開。這支偽重騎兵雖然移動緩慢,卻是最適合在谷前結陣阻擔
等到阿結思所部在谷口壓陣成列之後,弓箭手在後掩護,同羅部的騎兵按照序列漸漸撤入谷口以內。
歐彥在後緊盯著同羅部的行動,這支部隊竟然在戰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仍然撤湍如此有秩序,已經不僅僅只是用強軍來形容。而且這樣的形勢對戰場指揮官的指揮水平也最為考量,同羅部的這個紅衣少女真乃奇人。
歐彥已經把同羅部的威脅提升到最高,他準備立刻派人前往豐州送信,詢問黃明遠隋軍要不要加入進攻同羅部的戰鬥鄭
同羅部撤湍井然有序,追擊的聯軍越戰就發現這仗更加不好打。
實在是谷口的地方就這麼大,軍隊越往裡突,兩山之間越是狹窄,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只能乾瞪眼。
歐彥發現同羅部放任你中軍往裡突,谷中的弓箭手則死命地打擊突擊部隊的兩翼,這樣就會讓突擊部隊的中軍脫離兩側防禦。若是對方有埋伏,則衝在最前邊的軍隊就是死軍。
可惜歐彥並不想提醒衝在最前邊的咄吉世所部,啟民部中了埋伏跟他有什麼關係。
咄吉世所部突的最猛,主要是山祿的曳落河最先完全撤離戰場,使得他這一翼的正面出現了不的空檔。
咄吉世心中一喜,同羅部潰敗,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
咄吉世立刻令騎兵沿著空檔搶佔谷口,到時候便可在登利部到達之前先行佔據東部谷口,取得東面的進攻權。
之前三家早就商定分三面攻打賽音山城,啟民部搶的是西面。咄吉世本來以為西面位置最近,一旦有事,又最方便撤離賽音山,倒是一個好地方,因此極力爭取簇,沒想到中了阿勿思力的計。
到了賽音山咄吉世才發現,整個西側谷口寬度不到東側谷口寬度的一半大,極為狹窄難過,同羅部只要用少量的兵力就能堵住西面的敵人。若啟民部真想從西面進擊,怕不得傷亡巨大。
咄吉世眼看吃虧,又不能和阿勿思力交換位置,乾著急沒辦法。今日大戰,咄吉世瞅到機會,便想著搶先佔領東部的谷口,達成事實,到時候阿勿思力也沒辦法。
咄吉世所部衝的猛,自然對周邊的環境就不怎麼熟悉。
大軍一路向裡,縋在同羅部的後邊。眼看就要抓住同羅部後軍的尾巴,突然山谷兩側的山上出現大批的弓箭手,向著啟民部的騎兵猛擊。
箭雨流星霜滿弓。
驟然遇到對方的猛擊,最前邊的啟民部軍隊立刻倒下了一大片。也不知道對方預伏了多少人馬,咄吉世大驚,連忙下令各軍退出山谷,至於之前的有力地形再也不想了。
但是進來容易撤出去難,同羅朵兒早就命人在山上儲備了大量的滾木礌石。兩側伏兵盡出之後,這些滾木礌石如雨點一樣傾倒入谷內。同羅部專門往同一個位置砸,不一會就有些半堵塞谷口了。
同羅朵兒準備的就是用這些石頭隔絕內外,好一舉斷聯軍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