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故作尷尬狀,這才說道:“想來是因為明遠年少,才能不足吧!”
楊素聽後一拍桌子,大喝道:“真是荒謬,當今大隋,有大破突厥之經驗者,除了本公,便是明遠。出兵打仗,死生之事也,又不是坐下來喝酒划拳,緣何能論資排輩。史萬歲雖然勇猛,但為人貪婪好利,莽而無謀,如何能夠擊破突厥。真是豈有此理,吾當稟明聖人,省得聖人被小人矇蔽。”
黃明遠大喜,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當然楊素也不是什麼好心腸的人,選擇幫黃明遠也是無可奈何。
大隋有資格掛帥的就那麼幾人,黃明遠丟擲史萬歲這個選擇,正中楊素七寸。哪怕楊素知道黃明遠得勝歸來之後,必定如霍去病之於衛青一般,自己的重要性會大大降低,但是兩相其害取其輕,他寧可花落黃明遠,也要避免讓史萬歲再立新功,凌駕於自己之上。
所以最後也是對於楊素最好的結果,便是推黃明遠出來,與史萬歲打擂臺。畢竟大家都是楊廣一脈的,即使哪天黃明遠功成名就,也會念這個香火情,而不會有害於楊家。
黃明遠利用思維盲區,憑藉楊素對北伐之情不清楚的優勢,將楊素引入自己的陷阱裡。同時他也是瞅準了楊素在帥位之選上別無他法,這才來到楊府,既是許諾,也是逼迫。
黃明遠起身對著楊素重重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太僕進言。當此朝局紛亂之時,還需太僕這種國之柱石,安定時局,太僕若有差遣,明遠當不負所望。”
有了黃明遠這句話,楊素也放下心來。黃明遠到還算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能得到黃明遠這個承諾,也算有益於後人。
黃明遠又說道:“太僕,此次北伐,大隋雖然不會有數十萬規模的軍隊大舉出動,但也得有十餘萬人不止。太僕膝下諸位郎君皆是良才,何不遣一二人隨同明遠北出,榮立顯功?”
楊素推讓道:“諸子愚鈍,恐難當大任?”
黃明遠乃笑道:“太僕過謙了,我所知道的幾位郎君都是身兼文武之才,如此滄海橫流之時,正是諸位郎君建功立業之機,太僕可不能拘住諸位郎君建功立業啊。”
楊素被黃明遠說得也笑了。
“幾個愚鈍之徒,能得長屏看重,也算是幾人之福。到時候我且把幾位小兒輩的交給長屏,到時候有長屏為我好好管教管教。”
黃明遠面上一喜,這才說道:“有諸位郎君相助,明遠如虎添翼也。”
談笑風生,黃明遠算是還了楊素的人情,北伐之時照顧一下楊素的幾個兒子,為其謀份功勞。
楊素年齡大了,一身榮華富貴,這個年紀也看淡了。唯一讓他放不下的,正是兒孫。
黃明遠和楊素談妥了條件,此時夜已經極其深了,黃明遠乃欲離去,楊素將其送出門外。
出了正堂,黃明遠看到一個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女子服侍楊素於一側,忽然想到紅拂女的故事,忍不住說道:“太僕府上,盡是絕色,太僕好福氣也。”
楊素也看到黃明遠所指的女子,忍不住說道:“我老了,恩情已斷,明遠若是喜歡,吾當盡贈之。”
黃明遠剛才不過說笑,如何會貿然接受不明身份的人,忙言道“君子不奪人所愛”,便避過此事,踏著夜色,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