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隋軍鷹擊軍提前發現對方蹤跡,給隋軍爭取到一大段反應時間,真等到突厥人到達爐斤山再倉促應戰,則必然給此戰橫生波瀾。
都臺也急忙向北前進,因為怕隋軍發現,因此在山中耽誤了數日,此時才到達爐斤山。
只是見到已經在此佈置完備的隋軍,都臺有些吃驚。
難道隋軍早在此埋伏。
只是聽到南面似乎有喊殺聲,都臺也不敢確認,只得命令大軍向隋軍發起攻擊,以擊破對方,趕往主戰場。
遠遠望著,隋軍似乎並沒有太多人,而且多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不多。
都臺也不耽誤,立刻大旗一揮,命兩萬騎兵全軍出擊。
雖然隋軍大陣箭如雨下,但都臺仗著人多,很快衝到隋軍步兵陣前。雙方絞殺在一起。隋軍用長槍、拒馬應戰,突厥人不斷衝擊,始終難以破陣。
都臺氣羸,眼看南面聲響越來越小,也不知道是否已經克敵。
爐斤山東部,是其餘脈,亂石遍佈,道路崎嶇,地形複雜,並不適合騎兵大規模衝鋒,因此都臺所部攻擊了數次也不得要領。再加上隋軍弓弩銳利,突厥騎兵死傷慘重,因此都臺決定向後稍退,重整軍隊再戰。
此時的隋軍以步兵為主,李景所部也主要是護衛步兵兩翼不受攻擊,並不能追擊突厥人,因此都臺雖然後退,卻很是從容,並不擔心隋軍趁機追擊。
大軍稍撤兩裡,忽然爐斤山上戰鼓齊鳴,喊殺震天,正是張文遠率領所部騎兵從爐斤山上向突厥人衝下。
都臺大驚,隋軍果然有埋伏。
此時整個戰場四面聲動,聲震盈野。李景命所部不多的騎兵也向都臺所部發起攻擊。
眼看隋軍全面出擊,不知道隋軍到底埋伏多少的都臺立刻下令全軍撤退。
張文遠所部挾石破天驚之勢從山上殺下,威風無二,直撕裂突厥人的數道防線。
此時都臺正在軍中,隋軍騎兵直踹突厥中軍。
此時都臺中軍人馬,因為撤退混亂的原因,人馬積聚,密不透風,圍得鐵桶相似,不能得進。
張文遠只率百餘人馬,左衝右突。突厥兵早就慌了神,正不知敵兵有多少,自相擾亂,互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而張文遠所部,在突厥人陣中縱橫馳驟,逢人便殺。大軍鼓譟,喊聲大震。
驚恐的都臺慌不擇路,張文遠和李景所部沿途掩殺,突厥人傷亡不計其數。
都臺所部人馬眾多,雖然潰亂,但是張文遠害怕其部成了馬匪,在爐斤山以南肆虐,威脅到隋軍的糧道,因此趁此機會窮追不捨。
此時若是都臺掉頭再戰,未必不能擊破倉促追擊的隋軍。只是此時的突厥軍隊早就被嚇破了膽,還以為隋軍皆是天神下凡,有千軍萬馬,哪裡敢掉頭迎敵。
好好的一場防禦戰先被打成了伏擊戰,又被打成了追擊戰。突厥人長途而來,數日未曾休息,早就人困馬乏,疲憊不堪。而張文遠和李景所部,這些日子俱為後軍,修整得當,只恨有力無處釋放,雙方一逃一追,突厥人哪裡是張文遠二人的對手。
這一路上隋軍沿途斬殺,伏屍百里,草原之上盡是支離破碎的屍體。直到都臺所部不堪其擾,率殘兵逃到了于都斤山之後,張文遠和李景二人才領兵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