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勸阿利對舍利動手,只是阿利心中有疑慮,他的那些殘兵,怎麼能是舍利其部精銳的對手。
王世充則勸阿利不必硬撼突厥人,而是想辦法在水源下手,意思就是讓阿利在水源中下毒,到時候毒翻一大片,舍利不就是待宰的羔羊。
可惜王世充想多了,阿利去哪弄毒藥。
最後王世充又獻計,挖開山上蓄水的水池。山上賴以為生的水源是一條小溪,經過幾萬大軍幾天折騰,也要枯竭。僅剩的一點水被突厥人挖了一個大水池蓄著,但也維持不了多久。
當夜阿利派心腹扮作突厥人,殺死了守備水池的十餘人,又挖開水池,使水能夠淌到河中。
第二日一早,等到舍利發現之時,水池中的水早已經見底,只剩下一些泥垢。舍利大驚失色,水都流乾了,他們連當日都支撐不下去。
雖然舍利暴跳如雷,但也沒找到是誰挖開的水池,為了不影響內部的穩定,阿史那大石最後只能將其歸結為隋軍的斥候所為。
只是不管是誰做的,水源的喪失標誌著突厥人完全山窮水盡,連突圍的可能都沒有了。
昨夜隋軍又連夜在怛羅思山的外側挖了兩條壕溝,哪怕隋軍的騎兵不出動,光靠兩條壕溝和強弓勁弩,他們也突不出去。
悲觀的色彩籠罩著這群失去希望的人。
有人提議向隋軍投降,但很快被舍利拒絕。他是步迦可汗的臣子,怎麼可能選擇背叛步迦可汗。
早在昨日戰後,舍利已經有了死志。
眾人散後,無計可施的舍利只能在中軍大帳等死,忽然聽到外邊一陣混亂。他忙衝出軍帳,這時阿史那大石跑了過來,稟報有人作亂。
在生與死的邊緣,很多往常大於天的權利壓制這時候會變得脆弱的多。
阿利帶領殘部準備下山投降,引得一些對戰敗不滿的突厥人也跟從。“投降”二字彷彿雪崩一般,很快就席捲整個軍營。不少人喊著“乞活”的口號,準備一同投降。
營中紛亂,這時候又是阿史那大石帶領親信部眾直衝阿利所部的中軍。
也是阿利和王世充二人太自信了,以為現在的突厥人已無能為力,這才放鬆了警惕。王世充勸阿利攻擊突厥人,但阿利也不傻,不願硬碰硬,因此竟直接選擇揚長而去,大搖大擺的下山投降,倒是把舍利當作無物。
哈木爾部計程車兵實在無能,阿史那大石僅靠百餘騎就殺破哈木爾部的防禦,直擊其中軍。哈木爾部的防線就跟紙糊的一般脆弱,眾人臨敵,一鬨而散,被阿史那大石殺到跟前。
阿利措不及防,竟然被阿史那大石當場斬殺。
幸虧王世充命大,趁亂躲入亂軍之中才逃得性命。
雖然阿利被殺,但投降的浪潮卻無法平息,短短一個多時辰,約一千多騎胡人下山投降,而被殺者更是無數。
此時的舍利已經無法再約束整個軍隊,原本有組織的騎兵大隊現在就是一群匪徒。
舍利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