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百姓苦楊廣久矣。
大業四年,正月,乙巳(初一),煬帝下詔徵發黃河以北各軍一百多萬人開鑿永濟渠,引沁水向南到黃河,向北通涿郡。男丁不足,開始役使婦女。
因此募兵令一下,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加入的募兵之中,很快便招募滿一萬五千人。
雖有良兵,亦需良將。但是此次西征,朝中將領實際上都不願意參與。
這一戰對於眾人來說實屬雞肋,勝了功勞不大,但此戰遠渡沙漠,卻很容易失敗。而且即使得勝,主將怕是也會被任命為當地守官,到時候哪輩子才能回到洛陽。
沒多少人想去西域吃沙子。
此時黃明遠又上書請求天子徵調其弟恆山郡太守黃明遼擔任西征主帥。
眾人對此皆是不解。
恆山郡乃是上郡,黃明遼小小年紀,擔任一地太守,政事全出於一人,可謂是一地的土皇帝。過個幾年,有兄長在朝中依靠,無論是入京為一衛將軍還是外放為一州總管,都是妥妥當當的,何必前往西域去吃沙子。
陳遠也勸黃明遠,此舉大為不妥。
恆山郡位於河東和河北以及幽州、代北的要害之處,有黃明遼在此,到時候黃明遠無論南下北上,西出東進都如入無人之地,而丟了此地,則痛失一臂。
不過黃明遠態度很堅決,恆山郡重要,而西域更重要。
實際上黃明遠沒有說的便是,一旦天下大亂,河北便是最糜爛的地區。到時候整個河北皆反,就是最厲害的將領到了這裡怕是也無能為力。因此黃明遠希望弟弟早日從這裡脫身,省得陷入農民軍的泥潭。
至於黃明遠的根據地,已經隨著豐州將領的外放,逐漸轉移到關北和河東。歷史上的隋末之亂,河東算是破壞最輕的地方。實際上不算豐州和安北,黃明遠在關北、河東等地有兩個太守,八個郡尉,豐州子弟遍佈黃河兩岸。若是真的天下有亂,黃明遠可是要和李淵爭奪這塊根據地了。
沒人知道黃明遠的想法,但見黃明遠將親弟弟都推到西征主帥這個燙手的山芋位置上,沒人不感慨黃明遠的忠誠。
楊廣大喜,乃賜黃明遠絹千匹。
黃明遠其實也知道此次西征的難度,不在戰場,而在沿途行軍和補給。黃明遠自不會坑自己的弟弟,因此向楊廣請求任命黃明遼為敦煌郡太守。敦煌郡有一半在玉門關外,若是黃明遼得掌敦煌郡,便能在此地進行足夠的修整,也能得到敦煌當地的支援,哪怕兵敗,順利撤回關內的機率也大大增加。
若是沒有這個職務,黃明遠可不相信敦煌郡會聽從調配,老老實實地支援西征大軍。怕不得早把西征大軍當過境的敵人了。
楊廣自是無有不允。